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6.11.29

新世代人才的特質與管理/鍾文雄

與企業主管的互動過程中,常會聽到共同的問題是公司找不到新人,即使辛苦找到了又很快就辭職,從今年104資訊科技的《人資FBI研究報告》結果來看,新人到職一個月內閃辭的比例從2013年的32.2%加劇到2015年的36.2%,一夕之間,公司內跨世代員工間的溝通與相處好像變得很陌生,新世代員工認為資深員工不懂他們的語言、文化、想法與習慣,資深員工則認為年輕人只有教育程度很高,但卻與實際市場脫節,什麼都不懂。 新世代人才的特質 新世代人才通常是指Y時代以後的年輕人,在中國大陸則稱為90後的年輕人,現在來到千禧年年輕人進入職場的時候,從許多的調查報告我們可以得知他們有以下較明顯的人格特質: 重視自我:不以職業為終生目的,有些人常在現實職業以外尋找成就,比如在虛擬的網路世界或線上遊戲尋找自我的肯定,較少把他人的感受考慮在其中。 比較不喜歡瑣碎的工作:認為費腦筋或是過度細節的工作事項,令人花費心思又不見得有成就感,有時會向主管表達不會、沒做過或是表達難度過高。 比較重視短期效益:對於必須長期耕耘、重視細節、準確度高以及持續性的工作較欠缺興趣,相對缺乏耐心。 高教育

2016.11.29
2016.11.22

一杯綠咖啡 分享好的價值、堅持做對的事/林楷偉

我從學生時代就「夢想」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咖啡店,但夢想常常就在「夢」和「想」之間就磋跎過了,直到五年前的一場車禍讓我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覺得人生不過幾年,應該要即時追求我熱愛的、有益於社會的事情,於是奇蹟康復之後幾年,便和太太毅然回到家鄉宜蘭,白手起家。 小店的堅持不容小覷 咖啡,可以輕易的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好的價值和對的事情就可以藉此散播出去,例如堅持用好原料、關心環境議題,這次也一同響應再生能源的活動。我對原物料標準很高,盡量使用較少人工添加物、或在地農民生產的食材。開業之初,為了使用好的原物料,常常得特別到外地購買,但現在宜蘭這邊也開始有許多和我一樣堅持使用好原料的商家,在聯合採購下做出量,宜蘭也越來越容易找到好的原物料。 我自己常跟人說,堅持做對的事情,它會慢慢擴散出去,對環境也是一樣,我跟店裡的夥伴都習慣隨身帶環保杯,若要用到紙杯也是可回收材質。還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電」,像是再生能源在發電的過程中,碳排放量幾乎是零,能夠減少溫室氣體,只要是正確的事物,就會有人支持! 第二人生孵出夢想咖啡店 過去我經營過設計業、軟體業、房地產業,收入不

2016.11.22
2016.11.16

政府統計是一面鏡子/于國欽

日前立法院財委會將《預算法》中有關每年須編製幸福指數的法源刪除,已發布四年的幸福指數就此走入歷史。十多年來編編廢廢的政府統計再添一件,聞之令人扼腕。 我們的幸福指數是依循OECD美好生活指數編製的,晚近各國之所以倡議幸福指數,是因為他們認為經濟發展的目的是追求環境生態的平衡與生活的快樂,而非僅追求經濟成長(GDP),美好生活指數在史蒂格里茲等經濟學家協助下,逐年編製對外發布,我國自2013年也開始編製發布,幸福指數確實有助於彌補GDP的不足,如今加以廢除,實在可惜。 政府統計好比一個人的病歷表,可以藉由這些資料去尋找台灣經濟社會發展的軌跡,若1970年沒有物價指數,我們就不知道那個年代通膨率曾高逾40%,若1980年代沒有工資統計,我們也不知道那曾是美好的年代,七年薪資提高一倍。有時我們想知道1960、1970年台灣的工資水準,遺憾的是那時尚未統計,而失業率也是1978年以後才編的。昔日沒有的統計,不可能回頭去補,這也成為今日探討台灣經濟發展的限制。 同樣的,我們有不少統計編了五、六年後莫名其妙喊停,甚至編了十幾年忽然說要與國際接軌就停編,真不知與國際

2016.11.16
2016.11.10

推動資源循環利用,邁向產業永續發展/吳明機

促進循環經濟,經濟部該如何推動產業廢棄資源循環利用?以光電、半導體產業為例,製程中所伴隨的廢氫氟酸及氟化鈣污泥,每年約8萬公噸,工業局輔導的再利用機構,便將這些污泥重新再製成為「人造螢石」,可轉為鋼鐵業的原料投入,進而節省光電、半導體業的廢棄物處理費用約8,650萬元,以及鋼鐵業約4,800萬元的成本投入,同時促成5家再利用機構成立。不僅減輕廢棄物處理壓力,也重新創造廢棄資源的價值,可作為循環經濟的最佳典範。 推動 產業循環供應鏈 蓬勃發展的工業生產活動,無可避面會有許多廢棄物產出,因此,資源再生產業在整體產業供應鏈中顯得相當重要。基於循環經濟思維,經濟部已建立工業廢棄物再利用媒合平台,積極促成產業廢棄資源循環鏈結。

2016.11.10
2016.11.08

穿石 發現臺灣產業設計力 /李尉郎

近年來,台灣設計在國際設計獎項一直都擁有十分優異的成績,包含德國reddot紅點設計獎、德國iF設計獎、美國IDEA設計獎與日本GOOD DESIGN設計獎等;而台灣也有華人最具專業性的金點設計獎,每年都會吸引世界各地的華人前來報名,一同角逐華人最高設計榮耀。 2011年,國際設計聯盟(International Design Alliance)在台灣舉辦國際設計大會;2016年,臺北更獲選為世界設計之都(World Design Capital),都代表台灣擁有驚人的設計實力,才讓國際設計盛會選在台灣舉辦,讓世界看見台灣,也讓台灣民眾一起見證台灣的設計能量。 很榮幸在甫落幕的「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國際設計大展」六大展館之一「設計量能館」擔任策展人的工作,藉由這次策展的過程中,不僅更深一層了解不同領域產業所面對的問題,也看見產業透過設計如何進一步提升與延伸品牌價值。這次展覽以「穿石」為主題,闡述台灣產業在快速改變的當代,以設計創新的思維,依照個別的發展過程,分別展現出的三種力量,包含「持續力」、「突破力」與「穿透力」,並以這三個力量為主軸,貫穿了全館,主題概念

2016.11.08
2016.11.01

增進台灣民眾福祉為先的新南向策略/譚瑾瑜

政府此刻正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不但林全院長近日邀集各部會討論及輪流提出報告,並將建立一國一平台及關鍵績效指標定期研考,可見其重視程度。新南向政策希望做到各層面的雙向交流,各部會集思廣益將提出權責下可以推動的策略。但受制於經費有限,新南向政策最終仍與其他政策一樣,應以提升台灣民眾福祉為先,擬出先後順序與優先項目,可提高民眾對於新南向政策的信心與觀感,並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的原始理念。 若基於上述核心理念,新南向政策可先反思當前台灣面臨的困境,選取可以做為新南向政策先行推動,以收斂新南向政策重點項目。事實上,台灣經濟成長不振的事實,需要改善當前內外需疲弱的狀況,因此提振消費及投資、拓銷出口,仍為當務之急。 首先,應當從投資帶動雙邊貿易集中思考,提出具體項目合作。舉例而言,台灣可學習日本及韓國在東南亞各國所進行的基礎建設及能力建構,除了增進交流之外,透過協助建設當地基礎設施,增加營建相關產業赴外建設的機會,進而增加相關設備的出口,與台灣及當地的就業機會,在完成的基礎設施周圍,亦可學習日韓架設廣告看板,藉由協助建構基礎設施宣傳良好品牌形象,一舉數得。 其次,國際品牌在許多

2016.11.01
2016.10.25

活絡創業投資環境 加速產業創新轉型/詹文男

過去幾年,政府推出各類型的創業競賽或育成中心推動計畫,但成效並不是很理想,顯然國內創新到創業環節中出了問題,如何思考關鍵要因以謀求解決之道,絕對比推出更多的創業競賽更重要。 基本上,在台灣不缺乏創意,但為什麼這幾年就是無法產生亮眼的新創公司和產業?除了社會氛圍之外,創業養成、人才教育、資本市場、科技研發,這四個領域之間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尤其是過去擔任各環節之間溝通的相關創投機制逐漸失去應有的功能,使得每個環節各自為政,力量甚至彼此抵消。 美國國家創投協會曾指出,創業投資機制是全美,甚至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引擎之一。多年來創投業促進了國民就業、創新發明、科技進展、提升美國的國際競爭力。經濟學人雜誌也指出,在產業當中,創業投資相關活動越活躍,產業的創新程度與申請專利的數量也就相對越多,亦即產業創新仍然需要創投一定程度的協助。 根據統計,過去三十年台灣上市櫃的企業,平均每三家就有一家獲得創投的資金與協助;此外透過國發基金拋磚引玉式的策略性投入近百億資金,促成帶動相關創投業約2500億的總投資金額,對產業發展也有相當的貢獻。換言之,以台灣過去三十年資訊電子

2016.10.25
2016.10.18

正能量,意想不到的好配方/林芬如

莎士比亞說:「挫折是對一個人最好的磨練。」我的職場經驗告訴我,面對挫折而不被擊倒的背後,乃根源於正面思考的力量。 職場上,常常要處理插隊急件,甚至幫同事收拾善後。工作遇到挫折和低潮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案例一》 主管:「Cindy,有一項投資案,麻煩你明天完成預期收益率及潛在風險分析。」 Cindy掩不住沮喪的情緒,心裏OS:「為何是我要做?我怎麼這麼倒楣,每天的例行工作都做不完了,怎麼還一大堆投資案啊!我一定做不出來的!」 帶著負面的情緒和低落的動力,Cindy跟同事抱怨一番,草率地交出分析報告的初稿,許多風險和考量都未完全提出,所以報告被要求重新修改,跟同事抱怨的聲音也陸續傳到主管耳中。 《案例二》 同事:「今天傍晚發現財報數字出錯,現在需要緊急抽換董事會議案中的財報資料,但董事會就在明天下午,怎麼辦?」 Kevin臉上出現深思表情,頭腦裡快速閃過:「數字影響多大?修正數字的流程和所需時間為何?如何趕在董事會討論前修正好財報數字?」 思考後,Kevin立即在第一時間連絡上會計師,討論數字的影響,列出必要的行動方案,總算即時

2016.10.18
前往第 頁 / 共46頁
2015.08.05

提升國際競爭力,推動鑄造業從 3K 轉型為 4C 產業 / 吳明機

鑄造一直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基礎工業,從汽機車零組件、民生用品到工具機、航太與生物醫學等,均大量使用鑄造方式來製造相關產品。目前國內的鑄造廠約有800餘家,從業人員約有18,000人,年產量約140萬噸,年產值也達到新台幣900多億元,全球排名12。早期台灣的鑄造產業環境不佳,環境悶熱且落塵量龐大,也由於設備老舊且自動化程度低,均靠人力親自操作,被認為是髒亂、危險且辛苦的3K產業。 以國內鑄造產業現況來看,國內業者長期的經營是以量取勝,較不重視技術面研發。因此長久以來,我國鑄造產業的技術無法有效提升,且由於工作環境不佳,年輕人不願投入,也面臨到技術傳承不易的問題。此外,面對全球市場的競爭,以及中國大陸與韓國等新興國家的削價競爭,對台灣的鑄造產業造成越來越大威脅與衝擊。

2015.08.05
2015.08.04

總統大選必須端出更多經濟牛肉 / 李淳

今年以來經濟情勢日趨看空,「經濟學人」雜誌更指出下一個的全球性衰退感覺已經蠢蠢欲動,但世界好像並未準備好面對。這背後有短期問題,也有長期性的結構問題。短期者可靠時間解決,但長期問題就跟下一任領導人有關。正逢總統大選年,各參選人端出更多經濟政策已經不是期待,而是無法迴避的責任。 6月我國出口衰退13.9%,非但已經是「連五黑」,更是近六年來最大跌幅。而上週主計總處公布第二季經濟成長0.64%,創下11季以來新低。目前看來全年成長率的「保三防衛戰」將會是艱難的一戰。國際上也不平靜。希臘債務危機稍有緩解但危機並未完全解除。中國大陸經濟邁入中等成長度的「新常態」,而其股市暴起暴落的問題,至今元氣未復。最後美國經濟及消費也有陰影。這些問題背後有庫存、季節、匯率等短期原因,但也涉及許多結構性的隱憂。總統大選只剩半年,當下政府大概只能著重於應付短期問題,因而長期隱憂的化解,則有賴新領導人拿出對策。 過去40年來,台灣製造業發展與貿易高度結合。演化至今,多數生產製造的考量都以出口為主,例如螺絲五金業的出口比例高九成,工具機也有七成。對這些「世界供應者」而言,全球經濟情勢的改變,比台

2015.08.04
2015.07.28

留住人才的秘訣 / 晉麗明

我們常聽到企業主講「好人才很難找」、「要留下人才不容易」。的確,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成長與昇級全靠具備knowhow 及執行力的人才,但是台灣人才外流嚴重,所以招募新血愈來愈困難,而留才與招募是一體的兩面,能建立留才的文化與環境,才能讓組織人力資源正向循環。 如何有效留才,以下分享幾個實例,供企業參考。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認為,在新經濟時代,人才隨著科技的發展而流動,是無法抵擋的趨勢,他提出兩個避免人才流失的方法:「第一,形塑鼓勵創新的組織氣氛;第二,讓員工覺得在企業中工作能得到不錯的獲益。」 延攬優秀人才不遺餘力的IC設計大廠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強調做3C產品,也用3C對待員工。Compensation (報酬):給人才最高的待遇、Care (照顧):致力員工福利與訓練、Challenge (挑戰):讓員工挑戰頂尖技術。 李嘉誠是香港長江實業的領導人也是亞洲首富,他的企業集團人才輩出,但高階人才的流動率卻低於1%,李嘉誠分享留才的兩個秘訣:「第一,給他好的待遇,第二,給他好的前途」。 獎金及紅利與企業營運直接相關,如果員工愈領愈少,不免有另

2015.07.28
2015.07.22

協助企業提升專利能量及價值 打造 IP 服務專區 / 王美花

在技術快速創新突破的環境下,懂得運用IPR保護研發成果、創造市場價值的企業,總是能在激烈競爭中取得勝利。 台灣的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這些中小企業擁有充沛的研發創新能量,但往往缺乏足夠的IPR觀念與人才,未能完整策略布局,很可能錯失先機。有鑑於此,智慧局自103年起推動「協助企業提升專利能量及價值說明會」,協助中小企業提升專利申請品質、掌握特定技術領域專利申請與發展趨勢及了解因應專利訴訟之道。並於今(104)年規劃「中小企業IP專區」資訊平台 (預定8月上線),蒐集彙整各政府機構有關智慧財產的政策及輔導資源,協助中小企業解決智權發展過程中面臨之各種問題及挑戰。

2015.07.22
2015.07.21

大陸崛起下我國 ICT 產業的新思維 / 洪春暉

近年來中國大陸在內需市場的帶動下,再加上政府策略性扶植本土業者,其ICT產業供應鏈的競爭力快速提升,已逐漸形成對我國、韓國等既有ICT供應鏈業者的威脅,媒體甚至賦予紅色供應鏈的稱號,各界的探討日趨激烈,希望能找出台灣產業於兩岸競合中的關鍵地位。 中國大陸在經濟起飛下,國家擁有豐富的政策資源,再加上歷年來透過如家電下鄉等擴大內需的政策,已培養出廣大的本土市場,理當具有發展自主品牌與供應鏈的策略企圖。 以PC產業為例,根據MIC的估計,2015年聯想在筆記型電腦的全球市占率將達兩成以上,已為全球第一,而聯想也增加聯寶代工比例超過四成。NB PC的零組件中國大陸在電池模組、面板、觸控等領域逐漸展露頭角,在智慧型手機方面亦早已展現高度競爭力。 台灣面臨了高度資源不對稱的競爭。我國業者在策略思維上,恐怕不能以正規戰的方式來因應,必須有更靈活、彈性的策略運作。應將格局放大,抱持開放態度面對競爭,從策略面與法規面思考如何面對挑戰,追求新的成長機會。 短期而言,一則可思考「打不過、就跑」的作法,也就是競爭策略中常見的Running策略,持續快速推進技術與產品,或

2015.07.21
2015.07.08

促進水資源永續利用 - 產業園區推動再生水 / 吳明機

這一年來水情吃緊,台灣產業也面臨最嚴重的枯旱,因應產業用水的不足,經濟部工業局去年12月2日成立「經濟部工業局旱災緊急應變小組」,啟動全省各工業區缺水抗旱的應變機制。北部地區甚至在今年4月8日因石門水庫的降雨不足,開始實施三階段限水措施,以供五停二方式輪流供水,影響所及包括土城、樹林、觀音、林口、龜山、平鎮、桃園幼獅、大園及中壢等共計9處的工業區。 南部高雄地區也因高屏溪的川流量降雨不足而發布了三階段限水措施,所幸並無真正進入「供五停二」的限水措施。因高雄地區有臨海工業區的鋼鐵產業及仁大工業區石化業,均屬24小時須連續運轉的工廠,一旦限水則很容易發生工安事故,因此,經濟部列為高缺水風險之工業區。這次的枯旱,工業局除了在桃園地區調查水利會的埤塘用水、地下水井的備援,也在高雄地區進行廠商上中下游供應鏈水資源的整合,啟動區域聯防相互支援,使整體產業生產不中斷,降低對缺水期間產業的衝擊。

2015.07.08
2015.07.07

因應大陸區域經濟整合新戰略 / 譚瑾瑜

中國大陸在近十餘年來,成功運用積極參與東協加六、RCEP、APEC等多邊區域經貿組織,提升自身在東亞地區的話語權,然而在美國倡議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之後,面對高標準的TPP,中國大陸認為其經貿開放程度尚不足以加入TPP,加以在新常態下,中國大陸需防範貿然加入TPP對於經濟轉型的衝擊。 為因應區域經濟整合戰略中所面臨的挑戰,中國大陸推動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以下簡稱亞投行)之構想,預計在2015年底投入運作,並在2015年3月28日公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以下簡稱一帶一路路線圖),正式發布一帶一路路線圖。中國大陸推動一帶一路區域發展戰略,配合亞投行設立,將成功減緩中國大陸未參與TPP所可能面臨的衝擊,開啟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新的方向與競合。 一帶一路路線圖是否能完全實現,尚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亦需時間來推動,然而不可諱言的是,兩岸產業在中國大陸區域經濟整合新戰略中,仍有許多合作空間,需要兩岸共同擘劃及推動,兩岸產業透過合作進行深化,有助於兩岸產業之技術提升及拓展市場契機。 (一)加入亞投行促進金融

2015.07.07
2015.07.02

財政的擴張 應軟硬兼施 / 王健全

目前,台灣的經濟成長在出口動能減弱以及民間消費受到所得成長停滯制約下,進入「新平庸時代」,因此,成長的擴張亟待投資的加持,尤其是政府的投資。不過,受限於政府GDP 40%的舉債上限,過去幾年政府投資幾近零成長或負成長,也使國內景氣祇能維持在3~3.5%左右的成長幅度。而今,此一局面可望有重大改變,因為日前財政部長表示,在稅收大幅成長、釋股收入提高,以及土地活化下,舉債空間跟著提高,明年可以考慮增加公共支出,帶動經濟成長,使未來經濟恢復動能。根據張部長的看法,未來可望採行「擴張型財政政策」,增加公共建設的投資,令人期待。 不過,除了硬體的公共建設外,軟性的投資包括研發創新、研究機構的投資、國營事業擴大研發的示範效果、法規鬆綁,以及嶄新政策工具投入等均可考慮同步增加,透過上述軟硬兼施的財政擴張,才能加速產業的轉骨及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不少研究指出,公共基礎建設固然有其經濟效益,但其外部性、擴散性則遠遠不如產業的創新投資。尤其在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以及企業的研發投資邁入物聯網、大數據、雲端運算、電子商務等新經濟的相關領域,透過產業的創新研發才能塑造台灣產業的差異性、獨

2015.07.02
2015.07.01

放寬籌資方式 導入市場活水挹注新創公司 / 江文若

青年創業時代來臨,政府為鼓勵創業,扶植科技等新創事業,建構我國商業環境更有利於新創產業發展,正積極營造適合新創事業的法制環境,賦予企業有較大自治空間與多元化籌資工具,經濟部商業司參考英、美等國「閉鎖性公司」制度,將其精神入法,期能吸引國內外創業者在我國設立公司,活絡並激發國內創新創業的經營環境。 科技新創事業是引領我國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而科技新創事業能否蓬勃發展,其法制面的關鍵則在於創業家與投資者間能否有更精緻、更周延的契約安排、組織規劃來因應科技新創事業本質上的高風險,以追求未來可能實現的高報酬。

2015.07.01
2015.06.30

堅持美好的理想 / 廖紫岑

「經過兩次大戰,經歷流亡,她仍然畫著童話般天真美麗的故事。彷彿因為愛過、被愛過,她就相信唯有美,可以對抗粗鄙野蠻的現實。美,是她最後的救贖。」~ 蔣勳 這是知名作家蔣勳,對法國畫家瑪莉.羅蘭珊 (Marie LaurenCin) 畫作的註解。羅蘭珊作品最近在台灣展出,其歷經顛沛流離困頓,卻不減作品的唯美優雅,無論生活如何改變,仍然沒有忘記「內心的純真」,至始至終堅持她對美的信念,才能留下雋永的作品。 正如創業之初,滿懷對自己的期許,過程中不論成功失敗、歡喜憂苦,都該堅持自己剛開始的願心,透過多元學習,養成堅毅的人格,莫忘自己的理想和初始純真的熱情。 創業至今二十年的時光,經歷了許多成功的雀躍、也有很多失敗的沮喪,但我始終記得剛開始的理想-想要服務社會、創立業界典範,提供最貼心的訊息平台。在工作過程中,不管開會意見相左或決策衝突時,也常常與同仁互相提醒,要堅持我們的理想,那就是給民眾最優質的服務。與夥伴們有著共同美好的信念,提升了決策的高度與永續經營的厚度,因為我們深信,只要堅持要利益別人、服務社會的信念,那麼執行上也不會錯誤偏差太多了! 放眼全世

2015.06.24

精實創業三部曲,促青年創業在地化、夢想全球化 / 葉雲龍

長期以來,政府一直非常關心台灣青年創業情況,我們發現我國青年越來越有創意、勇於嘗試、突破既有框架、為自己開創新事業。最近一年的全球創業觀察年報調查結果,正說明了此事,2014年台灣創業活動指數(TEA Index) 8.5%是歷年最高,代表每百位18-64歲成人受訪民眾內,有8位以上正處創業活動中。所以,能在關鍵的時間點給予我們青年適時的協助,相信我國青年的創意、勇於開創新格局的能量,可以發揮的淋漓盡致。 很多人都知道,夢想必須在土壤扎根才能實現,擁有創業所需的知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們透過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提供了「創業育成學院」,協助青年了解其是否適合創業與必須再精進的知能。例如:「創業前你該有的準備」、「創業適性評量」、「創業基本認識與準備」等課程,都是青年在創業前可以在家自修,了解創業應備事項。 同時,我們結合各類資源,全力協助青年解決在創業中以及在公司成立5年內所面臨問題,諸如:資金不足、行銷通路拓展、營運模式不成熟、創業空間取得…等。例如:行政院青年顧問趙式隆先生,其所創辦「學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曾是本處(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新興產業加速育成計畫之育成先鋒企業

前往第 頁 / 共34頁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