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發揮「無限創意」 營造多元永續的「生活產業」/ 馬振基
分享至: 
發揮「無限創意」 營造多元永續的「生活產業」/ 馬振基
分享至: 
作者: 馬振基 / 國立清華大學 特聘講座教授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近幾十年來,有機緣深度走訪日本、歐洲及地中海週邊國家與北歐六國。每到上述地方,都深深地被當地的「生活產業」吸引住,再由「歷史脈絡、人文感動、地理風情、在地文物」等線索去探尋他們的「生活產業」。個人發現「創意、文化、美學與科技」與生活產業的結合是重要秘方,甚而成為全球的「新經濟典範」。


在 2000 年之際,教育部開始規畫台灣的「創造力教育」,隔年發佈「白皮書」。同時經濟部也大力將「創新」結合生活產業,2003 年揭櫫「創意生活產業」。在政府與民間積極推動下,台灣的生活產業開始轉型升級,注重產品、場域、服務及活動的四大設計,以五官感動為消費者創造心靈享受,用「心占率」取代市占率。


創意生活產業豐富了生活的厚度及感度。從初始推動的事業體個案點,逐漸連成生活風格旅遊線,展現台灣生活最深的感動。創意生活產業是「生活產業」運用「在地資源、文化創意、科技人文及生活美學」所創出來的,並以「深度體驗」與「高質美感」讓消費者心靈有著豐富饗宴。這種軟性競爭力己成為台灣競逐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展望未來「創意生活產業」必須在既有的基礎下以國際的視野由在地感動走向國際光點。彙總以下各點,期盼創意生活產業再創台灣軟性競爭力的優勢。


一. 「創意 (Idea)」、「創新 (Innovation)」、「創作 (Invention)」與「創業 (Industrialization)」四創併進,開花結果

由生活中的「創意」衍生出「創新」的概念,進而「創作」出具獨特的產品與服務,再配套相關的體驗活動,在特色主題的基礎去營造「永續」的事業。「創意」不是憑藉靈感或無中生有,可以活用「創造力教育」中的「創意設計技法」,藉「科技」方法激發「創新」的點子,並結合文化要素,形成獨特且唯一。


二. 由事業特色營運到國際能見度

創意生活產業要從「巷弄經濟的創造者」蛻變成長,原處於巷弄或鄉野間的「特色莊園或文物館」,以須建構生活價值的營運系統,形成事業營運複製的可能性,將「巷弄經濟的創造者」擴大到都會型的「文化村、藝術館或夢想館等」。創意生活業者應突破地域上的限制,建構優質的生活價值服務網絡,由「在地營運」擴大版圖到「國際亮點」,世界各地綻放光度。


三. 「結合異業」成為「多元的產業」

台灣具有豐富的族群文化、人文資源及傳統與現代的匯流,亦有具特色的精緻農業,更有著環海繞山等不同的地質場域。除此,還有優異的製造能量與以「人」為本的熱情服務。創意生活產業業者不宜單打獨鬥,要向不同產業及行業的學習,結合創意、創新的生活特色,加以創造出多樣性、複合化的生活價值服務和產品,營造多元性的消費感動。


四. 「無限創意」加上「新科技和美學」,締造「永續產業」

產品有生命週期,場域必須更新變化,活動需有改變創新,服務要契合消費者,創意生活產業的「生活核心價值」要堅守,但也要不斷從素材、設計、製程、行銷、服務等各方面注入新的「創意」,再以「新科技和美學」的手法,將藝術文學、農漁畜產業、生物科技、食品科學、化工材料、奈米科技、ICT、RFID、3D 列印、電子半導體、環保綠能等作為投入要素,融入「生活價值」中,才能締造「永續的產業」。


期許「創意生活產業」能為我國打造成為真正的「創造力國度 (Republic of Creativity, ROC)」,讓軟性競爭力在創意生活產業中成型具現,更是生活的大國。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