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7.01.24
反省大學教育的最後一哩/于國欽
分享至: 
2017.01.24
反省大學教育的最後一哩/于國欽
分享至: 
作者:于國欽/工商時報社論主筆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政府十多年來一直陷入學用落差的迷思,並認為應儘速讓大學的學程跟上業界的技術,好好補上這最後一哩,即可降低高學歷高失業的問題。因而增設產業碩士專班學程、強化大學生的實習課程、引進業界師資等等,然而這些措施實非正本清源之策。

愛因斯坦曾說:「大學的價值是鍛鍊大腦的思考能力,所謂教育是忘卻在學校的全部內容之後,所剩下的本領。」此話說的真好,大學並非就業訓練班,而是培養學子們思考與學習的地方,不論學的是文學、哲學、商學或物理、數學,經過四年的大學教育之後,都應該有足夠能力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其實所學與所用有落差又何妨,學文學的誰說不能成為金融家?學電氣的誰說不能成為化學家?管國家財政的誰說不能領兵打仗?

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大學及研究所唸的是機械,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大學唸的是電氣工程,至於199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盧卡斯,大學主修歷史,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凱因斯大學主修數學和文學。他們後來所從事的工作皆不是大學主修的學門,但卻卓然有成,這說明了大學四年如果能讓學生嚐到讀書的樂趣,學得紮實的基礎學門,並且有正確的價值觀,未來不論從事哪一行,皆可游刃有餘,「學用落差」根本不是問題。

大學四年,時間有限,產業技術,日新月異,學用有落差是必然的,根本不需斤斤計較東一個落差、西一個落差,教育部該關心的是學子們四年之間否紮紮實實的習得基礎學門,是否自知識殿堂領悟到讀書的樂趣。倘若有,這四年便是成功的,倘若沒有,這四年便是失敗的,推出再多的最後一哩銜接措施也無助於改善這個困境。

我們的教育自小學起,從不鼓勵學生發問,久而久之,只學不問,只背不思考便成為常態,小學如此,中學如此,到大學亦是如此,這個只學不問的文化循環下去,我們的教育只會一直教出會考試不會思考的學生,來日又成為只會授業不會傳道的老師(如此授業,恐怕也授得不會太好),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過程,沒有這個過程而直接授業,是不可能讓學生習得學問的樂趣,更不可能建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遑論讓基礎學門的哲理了然於胸了,如此即令在校園習得業界最新技術,補上所謂教育的最後一哩,又有何用?

我相當關注大學教育的最後一哩,十多年來也經常與學生們交換意見,已過這學期的期中報告我請同學們談談青年就業問題,上週期末考也請他們陳述一下當前青年人的苦悶與希望,當然,多數人少不了對今天的就業環境抱怨一番,尤其是22K,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原因背後的原因,時常才是問題真正的本質。」這看似就業、低薪的問題,其實也是教育問題,他們認為今天青年人高失業,重點在於教育價值觀、工作價值觀從未被好好建立,從小到大只是一味的補習考試,連考研究所還得上補習班,這樣的教育環境只是讓他們成為一部考試機器,待日後進入職場,終難有成。

我們政府研議了十多年,一直認為青年出現「高學歷高失業」是學用落差的結果,然而這方向顯然不對,若不從建立學子們的價值觀著手,不從加強基礎學門著手,不從提升授業者的熱情著手,只怕大學教育的最後一哩將永遠銜接不起來,高學歷高失業的局面也將難有改善之日。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