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7.04.05 人事資訊
引進人才 需要更積極的策略/詹文男
分享至: 
2017.04.05 人事資訊
引進人才 需要更積極的策略/詹文男
分享至: 
作者:詹文男/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據統計資料顯示,99至105學年度科技領域博士生人數減少幅度達六成,科技產業未來亮起紅燈。行政院預計5月將召開半導體產業策略會議,針對產業結構轉型、育才、留才、攬才等議題研擬對治策略,希望留住半導體菁英。

 

國內大學受社會少子化衝擊,面臨招生困難,博士班學生人數也日漸減少。除了少子化影響,行政院科技部門調查表示,就讀博士學位意願低落已經是全球趨勢,而台灣能招納博士生的產業其實並不是多數,乃直接影響了博班的招生狀況,尤其是科技領域。根據統計,105學年度,博士生剩2.8萬餘人,科技領域博士生僅1.7萬多人,大幅下降6成以上,預估至109年,博士生僅剩2.3萬人,科技領域博士生僅1.5萬人,對於未來科技產業的發展影響不言可喻。

那碩士的供給量呢?雖然目前每年有將近6萬個碩士生畢業,但大部分企業主仍覺得找不到合適的人才,為何會如此?透過教育部的一些畢業統計數字來觀察,或許可以解答一部份的問題。

在一般企業主的印象中,既然繼續追求更高深的學問,碩博士理當比大學生更具競爭力。不過從以下幾個統計數字看來,現在的碩士生畢業生,與過去大家所認知的內涵可能有很大的差異。

1985年畢業之碩士僅3800人,佔該屆人數40萬人的比例約千分之一,2015年畢業碩士生將近6萬人,佔該屆人數30萬人的比例約20%。亦即過去的碩士生可謂千中選一,目前則是五選一。而這也可以說明為何許多業界大老怨嘆畢業學生這麼多卻找不到合適的人才?甚至碩士生也不好用的現象。

這些業界大老多是3、4年級生,在其胼手胝足奮鬥的年代,台灣的一般產業規模並沒有像現在這麼大。當時其聘用的碩士生,是千中選一的菁英,運用起來當然得心應手;現在的碩士生是百中選二十,較之於過去的碩士水準,目前這些碩士畢業生平均素質的確相對較弱。

此外,產業規模的變化也讓供給相對顯得更為稀少。以資訊電子產業而言,1981年台灣資訊工業產值不到20億美元,如今全球產值已破好幾兆,上中下游產業鏈佈局更是完整,產業及企業規模變大,所需的人才數量大幅增加,但供給並沒有相對提升,因此每一家企業的選擇相對變少,也難怪產業大老對人才需求會如此殷切,且有與焦慮感。

從以上的觀察,即可瞭解產業所面臨一部份的人才困境問題。基本上,對於產業發展而言,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人才需求質與量俱增,台灣目前面臨的問題不僅是人才供給增加有限,還有對岸加大誘因磁吸的議題。政府除應思考如何防止人才大量流出的困境外,更應思考如何吸引更多更好的外國人才至台灣發展。因此如何借鏡先進國家的經驗,鬆綁海外人才來台之相關法規,主動媒合國外優秀人才到台灣就職,或提供創新創業資金及低賦稅等政策誘因,鼓勵國外優秀人才到台灣創業以擴大國際攬才;並重新檢討及放寬留學及移民政策,以進一步擴大人才的供給,絕對是現階段需要嚴肅面對的課題。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