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8.12.18 人事資訊
青年低薪困境及對策/王健全
分享至: 
2018.12.18 人事資訊
青年低薪困境及對策/王健全
分享至: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作者: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代理院長、副院長
 

近年來,青年低薪已成宿命,22K甚至成為低薪的代名詞(最近已調升基本工資為23K)。不過,青年低薪並非台灣特有的現象,因為韓國月薪88萬韓元(約2.5萬元台幣的月薪),義大利也有1,000歐元的月薪(約台幣3萬多月薪,但其物價是台灣的二倍)。


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代理院長、副院長

 

青年低薪、薪資停滯,對經濟、社會乃至政治層面衝擊甚大,首先,在經濟層面上,由於入不敷出,消費能力受限,影響到台灣的內需及服務業,進而衝擊經濟成長率,乃至股市、房地產。在社會層面上,由於缺乏儲蓄及對未來生活的掌握能力,致無力結婚成家、生子、孝順父母,韓國甚至有所謂的五拋世代(拋婚姻、拋子女、拋父母、人際關係、購房等)。
 

而在政治層面上,低薪、高房價的困境也使青年人對政治立場採短線,追求小確幸、短期利益(例如要求擁有七天固定假日的休假、一例一休等),政府受制於青年選票的壓力,無力規劃長期政策,經濟成長也相對受挫。
 

青年低薪的主要原因歸納如下:第一,專上教育過度投資,為了普及專上教育,台灣從民國80年後大幅開放學校的升格、大學的增設,教育由”菁英”走向”普羅”教育,每年20萬人的高中、職學生,不少人力本來應該投入製造業,反而繼續唸大學、碩士、博士,而畢業後也都投身服務業,以至於”服務業”人力大幅供過於求,壓抑了薪資。
 

第二,產業升級緩慢,近十年來,製造業外移,國內產業的投資、升級轉型卻無力填滿其空缺。在服務業方面,它占了就業人口的六成,但近十年來,台灣最高薪的金融服務業占GDP比重下滑,反而是中低薪資水準的零售、批發、餐飲、物流、教育服務、餐飲服務的就業機會大幅增加。而服務業整體生產力雖然提升,但規模小的企業利潤增加有限,加薪不易,加上不少餐飲服務以部分工時僱用。
 

第三,學非所用,除了教育過度投資,致大學生人力素質良莠不齊之外,邁入經濟新時代,學校的教育無法滿足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新領域的需求,因此,企業只願意以低薪聘用,待員工生產力提升後再予以加薪,也壓抑了初次就業者的薪資。
 

鑑此,針對上述青年低薪的癥結所在對症下葯,才能使青年世代的未來有想像、揮灑空間。
 

第一,專上教育過度投資應立即調整,並建立退場機制。讓專業的技職教育舒緩過度投入專上教育,以及服務業的扭曲現象。以瑞士為例,20%的民眾投入學術,80%投入專業領域,各行各業薪水可維持,且事業的尊重也可抬頭。第二,導入實務界人士進入學校教育,調整學非所用的民眾,並協助其贏取高薪。
 

第三,導入更多創新、研發資源進入服務業,以提升服務業生產力及薪資。第四,協助青年人配合國內企業的對外投資,搭上國際化列車,減少人力過於投入服務業,造成低薪的現象。第五,加速引進外資,吸引台商回流,帶來產業的活水,動能及創造高薪的機會。第六,服務業主管部會應鬆綁,賦予產業化功能,將台灣的超額儲蓄導入國際產業,都市更新、到金融商品、長期照護等領域,以精進商業模式、提升生產力,進而開拓為年青人加薪的工作機會。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