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5.03.12 國際貿易
真正的國際化必須符合國際規範 / 楊珍妮
分享至: 
2015.03.12 國際貿易
真正的國際化必須符合國際規範 / 楊珍妮
分享至: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作者:楊珍妮 / 國際貿易局長

 

 


楊珍妮 / 國際貿易局長


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風潮盛行的今日,為了讓廠商能在國際上爭取有利的貿易環境,政府持續推動自由化發展,同時也積極爭取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談判,其中包括推動ECFA等相關協議的簽署。但部分人士卻質疑我國出口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市場,並非真正的國際化,對於這種誤解,我們可以從三個面向來討論。

 

首先,什麼是國際化?國際化並非只涉及市場開放,還包括參與國際組織及遵守相關國際規範,亦即國內標準必須與國際接軌。以牛肉產品進口為例,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為WTO所承認有關動物及其產品的國際標準制定機構,而我國同時身為WTO與OIE之會員,應參酌國際規範,在符合我國法規及維護人民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制訂合宜之國際貿易標準。

 

 

再來看,我國是否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市場?依據客觀的數據,我們要說這並非事實。在92年至96年期間,中國大陸占我國出口比重從15.2%,逐年增加至25.3%。增加的幅度非常大。但在97年至103年之間,中國大陸占我國出口比重就維持在25.3%至26.18%之間,最近幾年甚至已逐步下降。如果再考慮地緣關係以及中國大陸的市場規模,這些數字顯示我們並未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市場。

 

事實上,在政府及業者的努力下,東協市場占我國出口比重已自97年的14.72%上升至103年的18.98%,成長幅度非常明顯,也顯示分散出口市場確有成效。

 

最後,單一市場的出口比重高就不是國際化?事實上,出口市場的結構與國際化程度並沒有必然的關聯。舉例來說,加拿大的出口市場高度依賴美國,去年加拿大對美國出口占其總出口比例達75%,但沒有人以此理由質疑加拿大離真正的國際化很遠。

 

若再觀察臺灣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有很高的比例是各種半成品和零組件的中間財,這些產品結合了大陸的生產要素,再銷售到世界各地。也就是說兩岸貿易有許多品項是相互依賴的關係,共同組成產業鏈,臺灣出口真正依賴的還是歐、美市場,更顯示臺灣的國際化不可能與中國大陸脫鉤。

 

經濟部一直努力促進臺灣走向國際化,但是有部分人士主張「沒有中國大陸的國際化」,不僅違反國際經貿規範,與現實的兩岸經貿情況脫節,也不利於我國未來參與自由化程度更高的區域經濟整合。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