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2.04.29
製造業研發經費續創新高 電子零組件業居冠
經濟部統計處今(29)日公布去年針對全國93,902家已辦理登記之工廠展開年度校正調查結果,109年營運中工廠為90,763家,其中有進行研究發展的工廠有7,550家,占營運中工廠家數的8.3%,投入研究發展經費計6,344億元,續創新高,較108年增加664億元,年增11.7%,占營業收入總額之3.8%。 統計處說明,研究發展經費中用於經常支出計5,755億元,占比90.7%,資本支出計590億元。若以行業別觀察,以電子零組件業研究發展經費支出3,632億元最多,占達57.2%最高,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業1,487億元,占23.4%居次。 此外,109年工廠營運家數90,763家,從業員工人數288.2萬人,年增0.3%,國內工廠營業收入計16兆6,250億元,以電子零組件業營收4兆3,549億元,占26.2%最高,化學原材料業1兆5,310億元,占9.2%次之,金屬製品業1兆4,289億元居第3位,其餘營業收入超過兆元行業依序為: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業、機械設備業、基本金屬業等。 統計處並表示,受 COVID-19 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活動降溫,109 年國內工廠營收較

2022.04.25
連26紅!3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創歷年同月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今(25)日指出, 3月工業生產指數139.02,年增2.15%,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142.03,為歷年同月新高,年增1.95%,並創下連續第26個月正成長。 統計處指出,因新興科技應用與企業數位轉型持續拓展,帶動半導體需求暢旺,但受去年同月基數較高影響,加上部分產業因停電及檢修影響生產量能,因此增幅明顯縮小。 統計處一步分析,在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年增3.78%,是推升製造業生產成長的主要貢獻。其中積體電路業年增2.37%,主因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相關晶片需求續強,加上半導體業者持續擴增產能,帶動晶圓代工、IC封測、IC載板等生產增加造成。 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生產指數則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6.09%,主因企業加速數位轉型,帶動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成長,加上供應鏈缺料緩解,訂單遞延生產,以及受中國大陸封城影響,部分廠商接獲轉單所致。 在傳統產業中,因下游防疫產品需求減緩,加上部分廠商進行設備檢修,以及停電事件影響產能,化學原材料業年減8.22%、基本金屬業年減5.56%。 此外,機械設備業則因全球半導體產業擴廠需求強勁,以

2022.04.25
第1季批發、零售、餐飲業營收 同創歷年同期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今(25)日發布3月批發、零售及餐飲營業額分別為1兆1,537億元、3,420億元及697億元,其中除批發業營收創歷年單月新高外,零售及餐飲業也都創下歷年同月新高的亮麗表現。 累計今年第一季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收分別達3兆1,402億元、1兆485億元及2,174億元,均為歷年同期新高。 統計處說明,批發業部分3月營業額為1兆1,537億元,年增12.9%,主因終端需求強勁,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高檔盤旋,致機械器具批發業年增19.2%、建材批發業年增24.7%。 另因價格調漲效應,加上母親節促銷檔期需求,致家用器具及用品批發業年增15.0%、食品飲料及菸草批發業年增7.6%;藥品及化粧品批發業因醫療院所及下游零售端對醫材及快篩試劑產品之需求增加,年增11.9%;汽機車批發業則主因車用晶片短缺,進口車供應持續緊縮,年減13.1%。綜計第1季營業額為3兆1,402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11.2%。 至於零售業,3月營業額為3,420億元,為歷年同月新高,年增4.8%,主因百貨公司母親節檔期提前展開、手機新品買氣熱絡,帶動百貨公司、

2022.04.20
連25紅! 3月外銷訂單626.9億美元成長16.8%
經濟部統計處今(20)日公布3月外銷訂單達626.9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16.8%,連25個月正成長,同時也創下歷年同月新高。 統計處長黃于玲分析3月外銷訂單成長主要受新興科技應用及數位轉型需求續強、供應鏈缺料狀況緩解,以及國際原物料價格仍處高檔等因素帶動。 從主要貨品觀察,受惠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續增,加上手機、筆電料況改善,帶動相關供應鏈失衡狀況紓緩,支撐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成長,分別年增31.7%及23.3%;光學器材則因電視、筆電等終端市場需求走緩,加上大尺寸面板價格續跌,致接單減少,但因背光模組接單成長,抵銷部分減幅,年減9.8%。 傳統貨品則因原材物料行情高於上年同月,加上部分國家持續推動基礎建設,帶動基本金屬及化學品接單成長,分別年增9.1%、11.7%,但因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業者對設備投資轉趨觀望,加以上年同月接單為歷年單月新高,比較基數較高,致機械年減0.2%,而塑橡膠製品則因防疫用品需求及價格較去年滑落,年減1.9%。 展望未來,黃于玲指出,隨著各國陸續開放邊境,有利全球景氣持續朝正向發展,另外5G、高效能運算、車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