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澄清
Loading
謠言澄清
2020.07.06

經濟部:數位券消費滿三千即回饋兩千

針對媒體稱數位券要花5,000才能賺2,000的錯誤訊息,經濟部昨(5)日澄清,數位三倍券,舉凡行動支付、電子票證、信用卡(含簽帳金融卡),只要累積消費滿額3,000元,即回饋2,000,且該筆回饋不限使用期限,供民眾自由運用,並非媒體所報導得等到消費再花2,000才銷帳。 經濟部說明,選擇使用數位工具,凡累積消費滿額3,000元,採行動支付方式者,回饋到支付平台之帳戶;電子票證收到簡訊後,直接到超商靠卡回存2,000元;信用卡於下一期帳單直接扣2,000元。上述三種數位工具,民眾亦可選擇至自動提款機領取2,000元,或透過捐贈碼方式將回饋捐贈給社福團體,所獲回饋金完全不限使用用途及期限。 經濟部統計,自本月1日起開放民眾預訂與綁定,截至5日下午22時,紙本三倍券的預訂達到505萬 4,913 人,數位三倍券的綁定人數則有 120 萬 3,760 人,總計達到 625萬8,673人。 經濟部指出,目前數位三倍券合作業者已達50家,業者也推出多項加碼優惠,包括新戶首刷禮、滿額回饋、加碼回饋、合作店家優惠及抽獎等,部分業者優惠合計最高達2,000元以上,有些業

2020.07.06

駁高價引進機器印三倍券 經部:網路謠言不是事實

針對網路謠傳政府印製振興三倍券花近10億元買德國紙、從德國引進7億元機器等假消息,經濟部於3日澄清,三倍券第一階段由中央印製廠印製 1,200 萬份,每份 9 張共 1.08 億張,總計印製成本 3.15 億元,且印製機器皆為中央印製廠既有印製設備,網傳假消息毫無事實根據。 經濟部說明,印製三倍券所使用的紙張,是中央印製廠原本購自德國用於印製國內支票的用紙,並非特別自國外進口。三倍券上的防偽規劃,也是採用印製新臺幣鈔券的規格標準,多達 16 種防偽設計。 經濟部指出,三倍券預估總經費約為505億元,依第一階段印製1,200萬份計算,每份 9 張共 1.08 億張,其中印製成本 3.15 億元,成本的9億元除了印製外,還要加上配送及兌付等行政成本。 經濟部統計,自本月1日起開放民眾預訂與綁定,截至5日下午22時,紙本三倍券的預訂達到505萬 4,913 人,數位三倍券的綁定人數則有 120 萬 3,760 人,總計達到 625萬8,673人。 為鼓勵民眾多選用數位三倍券,經濟部並推出天天送你 Gogoro VIVA Lite 活動,由業者提供 25 台電動機車作為

2020.07.06

經濟部:數位券消費滿三千即回饋兩千

針對媒體稱數位券要花5,000才能賺2,000的錯誤訊息,經濟部昨(5)日澄清,數位三倍券,舉凡行動支付、電子票證、信用卡(含簽帳金融卡),只要累積消費滿額3,000元,即回饋2,000,且該筆回饋不限使用期限,供民眾自由運用,並非媒體所報導得等到消費再花2,000才銷帳。 經濟部說明,選擇使用數位工具,凡累積消費滿額3,000元,採行動支付方式者,回饋到支付平台之帳戶;電子票證收到簡訊後,直接到超商靠卡回存2,000元;信用卡於下一期帳單直接扣2,000元。上述三種數位工具,民眾亦可選擇至自動提款機領取2,000元,或透過捐贈碼方式將回饋捐贈給社福團體,所獲回饋金完全不限使用用途及期限。 經濟部統計,自本月1日起開放民眾預訂與綁定,截至5日下午22時,紙本三倍券的預訂達到505萬 4,913 人,數位三倍券的綁定人數則有 120 萬 3,760 人,總計達到 625萬8,673人。 經濟部指出,目前數位三倍券合作業者已達50家,業者也推出多項加碼優惠,包括新戶首刷禮、滿額回饋、加碼回饋、合作店家優惠及抽獎等,部分業者優惠合計最高達2,000元以上,有些業者也提供不限

2020.04.13

經部:口罩日產1500萬片是目標,不是極限

針對上報「總統喊1天製造2000萬片口罩 經濟部汗顏:1500萬片就緊繃」的報導,經濟部10日澄清表示,1500萬片日產量是當週努力的目標,但並非產能及口罩原料的極限。不久前沈榮津部長才在立院說明,經濟部已確保2000萬片平面口罩日產能的原料供應無虞,但也要預留原料來生產N95供醫護使用,預計五月中旬後最高日產能可達1700萬片。 經濟部表示,口罩的上游原物料是塑化原料PP聚丙烯,使用在不織布的約僅佔一成,PP原物料產能完全足夠,不需要另尋塑化原料的來源。 經濟部指出,真正對口罩產能有密切關聯的是「熔噴布」的供應量,其餘的不織布都還有相當的餘裕。在經濟部與不織布公會的協調,以及國內廠商配合下,已確保可供應每日2000萬片口罩的「熔噴布」原料。但因醫護人員使用的N95口罩所使用的「熔噴布」量,大約是一般平面口罩的3到4倍,因此在平面醫用口罩產量持續上升時,經濟部也會因應疫情發展,與N95口罩的生產量相互調配。 經濟部表示,整體口罩產能,除了本週日產能目標是1500萬片外,陸續也有民間新增機台約20台會陸續上線,因此產能還會隨著交機、試機、生產的期程持續提升,平面醫療口罩

2020.03.20

台水:自來水未提高氯濃度 民眾正常使用即可

網傳「疫情非常時期,自來水中處理過程中在允許的範圍內加大了氯氣注入。請大家在用水時,特別是燒開水、煮飯用水前要把水裝出來,最少靜置兩小時以上再用。」針對以上錯假訊息,台水今(12)日澄清指出,自來水在處理過程中並未提高氯氣濃度,民眾正常使用即可。 台水說明,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指出,一般病毒在有效餘氯0.5mg/L、接觸時間30分鐘以上,即可有效消毒,而冠狀病毒因其具有由脂質類構成的外套膜,比起大腸桿菌群等微生物,在水中存活時間更短暫,較易去除,且目前尚無證據顯示可透過飲用水傳播。台水也表示其淨水場出場前均能達到上述要求,並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民眾無須於燒開水及煮飯用水前先靜置二小時再使用。 台水並強調,自來水中用來殺菌的的餘氯,在煮沸時會自然逸散,民眾無須擔心。至於居家防護措施則建議民眾參考衛福部提供的相關訊息辦理。

2020.03.06

原則不變 醫療用口罩優先供應國內

媒體詢問,為什麼在政府禁止口罩出口後,還有口罩可以從台灣出口?因為,來申請專案出口的,屬於非醫療用口罩。   出口管制的時候,海關看的是出口貨號,所以會有一些貨號 相同,但不是國內防疫需要的非醫用口罩也會被限制,這些口罩就要透過專案申請,並且向指揮中心報備後才能出口。出口的口罩屬於以下情況:   1、非醫療用口罩、不屬於政府徵用來防疫的,才能申請出口:例如日本的防花粉口罩,或工業用N95口罩,不是國內防疫需要的,也不在政府徵用的醫療防疫用口罩範圍內。   2、廠商在政府1/24明令限制出口前,就已生產完包裝好(已印上國外進口商logo)要裝運出口、有證明文件的,才能申請專案核准後輸出 。   簡單說,獲准專案出口的口罩有三不:不是國內防疫用、不在政府徵用範圍、也不會影響國內防疫用口罩供應。   醫療用口罩優先供應國內的原則,從公布那天開始,都沒有改變,經濟部也會繼續全力拚口罩產量。 口罩我們來拚,謠言拜託大家幫我們澄清!   前幾天經濟部已經澄清過,先前專案出口的是非醫療用口罩,但網路上仍有許多錯假訊息,我們要再次強調:政府徵用的口罩 沒有送給日本!

前往第 頁 / 共38頁
2018.04.09

大創進口食品 經部:依法且經查驗合格才進口

大創進口食品 經部:依法且經查驗合格才進口 謠傳: 有立法委員質疑大創百貨受貿易局停權處分後,卻仍專案申請進口,是否有放水打假球之嫌疑一事 真相: 貿易局說明,大創百貨公司於受處分期間所專案申請輸入的產品包括食品及非食品,其中食品部分包括糖果餅乾、飲料等,均是受處分前已成立的交易,且均經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查驗合格後才進口。貿易局表示,對廠商專案申請案件,將本於依法行政,一律嚴加管控,絕無放水的可能。

2018.04.06

離岸風電購電費用將付出2兆元? 經部:先遴選後競價 回歸市場機制

離岸風電購電費用將付出2兆元? 經部:先遴選後競價 回歸市場機制 謠傳: 若以107年的離岸風電躉購費率試算,初步估計109年起20年內,台灣將付出2兆元作為購買電力的費用 真相: 能源局說明,我國離岸風電政策以「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3階段穩健發展,並藉由「先遴選3.5GW,後競價2.0GW」分配機制,兼顧產業關聯效益及市場自由競爭,逐步建立本土產業鏈及降低躉購成本。 離岸風電躉購費率,將會隨著市場經濟規模、基礎設施完備性等而調降。 至於收購價格,遴選的的離岸風電系統係以簽約費率為準;而競價的系統則回歸市場競標價格。

2018.03.30

政府開發協助計畫(ODA) 政府只編列15億預算補貼

政府開發協助計畫(ODA) 政府只編列15億預算補貼

2018.03.30

政府開發協助計畫(ODA) 讓台灣工程能量走向國際

政府開發協助計畫(ODA) 讓台灣工程能量走向國際

2018.03.16

深澳電廠採用超超臨界技術 接近燃氣排放標準

深澳電廠採用超超臨界技術 接近燃氣排放標準

2018.03.16

深澳電廠肩負北部區域供電平衡重任

深澳電廠肩負北部區域供電平衡重任

2018.03.16

為什麼深澳電廠不選擇天然氣?

為什麼深澳電廠不選擇天然氣?

2018.03.16

深澳電廠對環境友善的努力

深澳電廠對環境友善的努力

前往第 頁 / 共28頁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