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關於經新聞
即時新聞
影音專區
圖文懶人包
謠言澄清
名家論
活動特報
首頁
名家論
搜尋類別:
請選擇搜尋類別
能源
商業
水資源
投資
國際貿易
產業與科技
經濟統計
標準檢驗
國營事業
智財與專利
其它議題
人事資訊
地質礦物
中小企業與新創
時間:
至
關鍵字:
2016.06.29
廢棄資源物能源化,綠能發展新趨勢/吳明機
廢棄物處理一直是刻不容緩的問題,經濟部自91年訂定發布「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迄今已近15個年頭,在產業界與經濟部工業局的共同努力下,工業廢棄物的回收率 已由56.0%大幅提升至83%。然而,在全球能源供應吃緊的當下,如何持續抬升工業廢棄物回收率,同時創造綠色能源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則為當下各界需共同面對的關鍵課題。 廢棄物 轉換為可用能源 由於國內傳統鍋爐,多以粉(煙)煤、重
2016.06.29
產業與科技
more
2016.06.28
搭捷運,看四種人/汪勝龍
從住家士林到新店公司,偶爾開車,最常搭捷運。雖然通勤時間多了點,但收獲也多了些。看人、看心,從人們臉上不同的表情、做著不同的事情,體驗人的溫度,推想人們的職業和身份。2015年台北捷運旅客人次超過7.1億次,如果有機會,把求職者放到上班時間的捷運車廂裡,這是一場非常有趣的面試。 第一種類型的旅客「占住門邊」。不等其他旅客還沒下車,就急著從月台縫隙衝上車廂,搶先別人找座位;即便人潮多,始終占住門邊,不管別人上車或下車是否困難,一直占著門邊,到自己下車為止。 職場上,有一種人經常抱怨,只關注自己有沒有吃虧?有沒有被公平對待?只在乎自己的工作條件是否比別人好?從不在乎資源在他身上是否發揮到最大?若是主管觀察力不夠,可能真的讓這類型的人獲得較好的工作條件,其他同事看在眼裡,或怨在心裡,或敬而遠之,成為發揮團隊力的阻礙! 第二種類型的旅客「隨遇而安」。上車時,不是跟著前面的人走,就是被後面的人推著走;當前面的人停下來,後面的人也不往前擠了,他也就停下來。即使繞過眼前一個人就有空位,他們也沒有動機這樣做,寧願和大家一樣擠在擁擠的門口,直到下車為止。 職場上,有一種人
2016.06.28
人事資訊
more
2016.06.21
我國離岸風力發電產業之建構/胡耀祖
全球離岸風電市場,主要集中於歐洲,領導國家包括英國、德國、丹麥等。其中,英國已進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由政府先完成政策環評,避開生態敏感區、航道、漁場、軍事管制區等,調查並劃分出合適開發區域,再供業者投入,以降低開發風險,並吸引外商投資設廠;此外,也在2014年起逐步實施差價合約 (Contract for Difference, CfD) 制度,依技術本身特性與成本簽訂躉購價格,通常均為20年以上合約,透過此種長期合約提供低碳能源較穩定可期的投資環境,售電價格不隨市場供需變動,有利於刺激低碳電力的投資。 至於德國政府,推動上相對更為穩健,先建立海上觀測研究平台與示範風場,評估對生態影響並驗證產業相關技術,逐步建立相關法律規範及施工技術後,再進行大規模設置。丹麥則由丹麥能源局作為風電申設單一窗口,協助該國業者投入,建立完整產業鏈,並朝全球市場布局。此外,美國已有超過三十個州為減少對石化燃料的依賴,要求一定比例的再生能源,而風力發電因技術逐漸成熟,且較過去更為經濟,確立其為未來美國能源整體規劃中,重要的組成部份。 反觀我國,台灣海峽為全球風況最佳區域,具備極佳風電發
2016.06.21
能源
more
more
2016.06.14
我們國家應該強調精密工業的發展/李家同
國人都希望能夠發展經濟,我們應該知道經濟不能完全靠刺激的,因為刺激經濟也許可以有短暫的效果,但是常常有後遺症。當年美國就努力地促進房地產業的發展,結果是造成了2008年的金融風暴。所以我們所應該做的其實是提高國家的競爭力,使我們的工業產品都是很高級的產品,也只有這個辦法才能夠使我們國家的經濟變好。 我們常常認為自己是一個小國,市場不大,也許我們應該看看瑞士,瑞士只有幾百萬人,但是他們的產品行銷到全世界,而且也都非常昂貴。我曾經看過一架瑞士製的工具機,性能非常特別,因此價格也高到三千萬台幣。瑞士也有世界上最有名的藥廠。我們很少聽到有關瑞士經濟的新聞,因為瑞士的經濟是相當穩定的,瑞士法郎也是一個強勢貨幣。 我再舉一個例子,紡織界都會用到一種針織機,針織機當然都是要用到針的。很少人知道全世界的針織機裡面所用到的針都來自一家德國的公司,他們的針最大的優點就是絕對地穩定,時間長了,這些針都沒有問題。 我們永遠不要以為小國市場小就搞不出所以然來,就以工具機所要用的刀具而言,瑞典就有世界上相當大的刀具公司,他們的刀具價格都是相當高的。也不要忘記,瑞典是一個小國家。瑞典在
2016.06.14
產業與科技
more
more
2016.06.07
煉鋼爐碴何去何從?/黃偉慶
「煉鋼爐碴」是在煉鋼過程中,所生成的副產物,包括一貫作業煉鋼廠所產出的「轉爐碴」與電弧爐煉鋼所生產的「電弧爐碴」。其中,電弧爐碴又因煉鋼階段不同而分為氧化碴及還 原碴。國際上多將爐碴視為煉鋼產業的副產品,資源化比例高,然而,國內仍將電弧爐碴列為事業廢棄物,資源化推動過程相對困難。 資源化是國際趨勢 工業先進國家煉鋼爐碴的資源化起步甚早,且用途範圍相當廣,以工程材料使用為大宗,例如:道路工程基底層粒料、瀝青混凝土粒料、地基改良及營造工事等為主;此外,原料類用途則包括水泥原料與土壤改良原料,以及廠內回收再利用等使用方式。目前先進國家用於掩埋的爐碴數量已低於10%,且因爐碴產量達到一定規模,多已發展為成熟的產業,並組成協會來加強資源化的交流與合作,共同解決資源化過程衍生的問題,如日本、美國、德國、澳洲等國家及歐洲地區都組成爐碴協會,以有效推動爐碴資源化的工作。 國內使用的困境 近年來,國人環保意識抬頭,對於「廢棄物」再利用的接受程度不高,儘管國際上工業先進國家的煉鋼爐碴資源化已發展成熟,但在國內推動相關工程的應用並不順利,加上廠商不當使用或誤用的案例
2016.06.07
產業與科技
more
more
2016.05.31
國土計畫法帶來的新經濟模式/ 江瑞祥
國土計畫法:新秩序的誕生 國土計畫法於2016年1月6日公告實施,未來國土計畫將成為國土利用的最上位指導原則,各縣市也要依照自身願景提出縣市國土計畫。這是台灣國家發展與土地政策的一大里程碑,也是逾二十年辛苦奮鬥所獲得的果實,更代表台灣進入以百年宏觀視野思考國家空間發展的新時代。 國土計畫法通過後最大的改變,是整個台灣國土將透過全面性的檢討,包括全國人口、糧食需求、發展建設等,由政府統籌全國土地劃設四種功能區:如產業經濟平衡發展的「城鄉發展地區」;以農業與自然資源運用優先的「農業發展地區」、因生態與防災需求而必須加以保護的「國土保育地區」,以及環繞我國周邊的「海洋資源地區」。透過這種明確的空間定位,國土將建立嶄新的秩序,也將改變台灣的經濟發展模式。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的平衡點 「發展經濟=扼殺環保」的失衡觀點,使得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之間的抗爭,幾乎在每個開發計畫中都會上演。其所以存在這種經濟、環境一刀切的二分法,一方面是評估程序上的結構性問題,但更重要者是缺乏上位的指導計畫。簡言之,每個地區應該是發展優先?還是保育優先?定位並不清楚。因此,各種
2016.05.31
地質礦物
more
more
2016.05.24
統計告訴我們,現在比金融海嘯慘嗎? / 于國欽
近期我們出口、訂單下滑的月數先後超過金融海嘯時期,而景氣藍燈的月數同樣也刷新金融海嘯的紀錄,於是我們在報紙、網路經常會看到「出口連十五黑,比金融海嘯慘」、「訂單連十三黑,比金融海嘯慘」,「景氣連十藍,比金融海嘯慘」,這些陳述看似有理,但顯然並不正確。 沒錯,外銷訂單連續十三個月下滑,已超越金融海嘯的連續十二個月,但是金融海嘯期間平 均衰退幅度高達19.2%,近期下滑月數雖長,平均跌幅僅7.1%,兩者相去甚遠。 再看被形容成比金融海嘯更慘的出口,金融海嘯期間連跌十四個月的平均跌幅24.6%,也是目前這一波平均跌幅11.6%的兩倍,這說明跌的「長」未必就比較「慘」,僅憑跌的期間長短來判斷經濟情勢,是不夠嚴謹的。 至於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亮了十個月,確實也已超過金融海嘯連續九個月,但景氣燈號係由股市、出口、就業等九項指標所決定,這九項指標綜合而成的分數只要落在9~16分之間都是藍燈,金融海嘯期間九顆藍燈平均分數10.6分,而近期十顆平均14.7分,哪段時期比較「慘」,不言可喻。 凡經歷過七年前金融海嘯者都明白,那時全球風聲鶴唳,出口劇降、生產停
2016.05.24
經濟統計
more
more
2016.05.19
人才是資本?還是成本?/蘇宏文
今年4月國內出口成長率已是繼去年2月以來,連續15個月衰退負成長,超越了2009年金融海嘯連續14個月出口負成長的歷史紀錄。此一經濟欲振乏力的情形,也影響到了企業的用人招募需求。 觀察自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為止,國內中高階獵才市場確實感受到企業用人的謹慎與遲緩。尤其對於可能錄用人才的薪酬商議,更顯保守,錙銖計較起來,有些甚至提出了不符或低於人才市場價值的薪酬水準,可想而知,企業仍難以禮聘到真正的高手。 現今,中國大陸一線城市的企業,對於中高階主管薪酬的給付能力早已超越台灣。不要說是白領工作者,即便是根據大陸分類資訊網站「58同城」的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大陸藍領工作者的薪酬正以每年8%速度成長,2015年月平均收入破4,5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2,500元),幾乎快要超越台灣了。 上述情景,不免讓人思索國內企業對於人才的看法究竟為何?企業平日談論人力資源時,總是將「人才是企業資本」或「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朗朗上口,但一旦遇有營收獲利不佳的情形時,卻又吝於大方延攬高手,回到了短期目標利益的衡酌,無法趁此時機,為提升企業中長期競爭力,厚植人才實力。此際,企
2016.05.19
人事資訊
more
more
最前頁
31
32
33
34
35
最末頁
前往第
頁 / 共44頁
2015.04.10
打造MIT王國 貨貿協議不能缺席 / 楊書菲
1980年代之後,台灣的投資環境開始發生急劇的變化,台灣廠商面臨勞動力不足、工資迅速上升,及新台幣大幅升值等問題,造成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出口日益困難,許多廠商遂將生產基地外移海外以為因應。當時生產外移的台商,許多目前在台灣已沒有生產據點,成為無根台商。不過,還有另一群廠商選擇透過升級、轉型來強化產品的競爭力與差異性,堅持留在台灣進行生產製造,為台灣經濟做貢獻。 三十多年過去,在政府及廠商技術與創新的努力之下,台灣製造,有口皆碑,如去年世界盃足球賽的球隊球衣,有許多就是採用台灣的機能性環保布料所裁製而成的。不過,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國家的出口擴張,MIT產品雖有卓越的品質,但在價格競爭下,國內經營備受挑戰。另一方面,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快速推動下,許多屬於傳統製造業的MIT產品,因面對較高的關稅障礙,出口也面臨極大威脅,因此,MIT企業可說是腹背受敵。 為了協助企業可以持續在台灣深耕,而非再走外移的老路,政府對內加強產業及企業輔導,協助企業進一步提升技術與品質,並強化設計與美感,以增加企業及產品的競爭力;對外則積極推動兩岸ECFA貨品貿易協議之洽簽及參與TPP與R
2015.04.10
國際貿易
more
2015.04.07
台灣因應一帶一路之戰略 / 譚瑾瑜
中國大陸於3月28日公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正式發布一帶一路路線圖。中國大陸一帶一路想法倘若實踐,全球海權時代將轉為新陸權時代,全球經貿活動隨之轉變,台灣應當提早因應並掌握先機。 一帶一路策略在2013年便已提出,希望透過絲綢之路經濟帶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貫穿亞歐非大陸,建構連結東亞經濟圈及歐洲經濟圈的新陸權時代。就亞洲而言,長期以太平洋為主的環太平洋的亞太地區海權思維,將會轉為以歐亞大陸為主體的新陸權時代。 一帶一路策略之所以成功機率很高,主要在於此一戰略是一個互利共榮的策略。《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最重要的精神在於合作,強調共商共建共享,將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部分加強合作,媒合連結歐亞非大陸所需的資源與需求,達成推進沿線國家發展的目標。 其中最引起大家興趣的在於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希望藉由亞歐非洲相鄰國家共同推進國際骨幹通道建設,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路,而能源基礎建設及跨境光纜等通信幹線網路建設,也是當前全球經貿
2015.04.07
國際貿易
more
2015.04.01
新電價公式及調整機制之政策意涵 / 林全能
我國能源進口依存度將近98%,過去面對國際燃料價格長期偏高趨勢時,台電公司身為公用電業,必須擔負全國供電義務,持續投資電力建設,以確保供電品質,但過低的電價也對台電公司的成本及經營造成相當沉重負擔。因此倘若電價無法合理反映成本變化趨勢,將使電業經營不善,進而影響國內供電穩定,造成產業及民生重大影響。 「電價費率計算公式」自立法院於民國 49 年核定後,雖曾於58 年將合理投資報酬率修訂為9.5%~12%,69 年再將費率基礎中之營運資金改訂為90 億元,但因僅有基本公式而無調價機制,以致過去電價調整時常衍生許多不必要的爭議。 今年1月20日立法院通過新電價公式,並決議每年電價分上半年於4月1日調整,下半年於10月1日調整,為我國的電價調整機制建立起制度化、透明化及市場化的里程碑。同時,為確立專業的電價審查制度,政府也邀集包括消費者團體等產官學代表成立「電價費率審議會」,就台電公司電價費率調整方案進行審議,希望電價審議能回歸市場機制,達成使用者付費、照顧民生需求,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節能減碳等目標。 為讓電價調整在新的電價公式下永續進行,電價檢討將在「資訊充分揭露」、「帳
2015.04.01
能源
more
2015.03.31
無形卻讓人有感的競爭力 - 服務 / 吳師豪
本月初,筆者因公務赴日本拜訪學術單位與公民營智庫法人,進行國際交流,順便參觀JAPAN SHOP 2015 (日本商店大展)與FOODEX JAPAN 2015 (日本國際食品展)兩個大展。在展場內,遇到許多台灣連鎖業經營者,其中有1位年輕企業家問我,台灣向日本學習幾十年了,從製造業學到服務業,為什麼到現在還是絡繹不絕的來取經?引發淺見如下: 服務是一種經營哲學 美國Stew Leonard超市在其入口處附近放了一塊大石頭,上面寫著公司服務理念信條有二:第一條「顧客永遠是對的」,第二條「顧客如果不對的話,請看第一條」;筆者多年前參訪日本東京三越百貨公司時,該店總經理指出,其獲得百貨業滿意度第一名的服務理念是:「顧客不一定是對的,但我們是服務業,不需要與顧客爭執誰對誰錯,只要能讓顧客高高興興的掏錢買東西就好了。」這兩家公司的經營哲學雖然不同,但都被譽為最卓越的企業之一。近年來,有些企業主張「顧客第一,員工第二」,有些企業主張「員工第一,顧客第二」,筆者認為:顧客與員工兩者並非互斥,經營者應將兩者都放在第一位。 服務是一種內化的工作態度 兩年前筆者到
2015.03.31
商業
more
2015.03.31
持續推動貨貿談判並作好溝通工作 / 卓士昭
貨品貿易工作小組第10次工作會議今天於北京展開,預計將進行3天。雙方除了將繼續討論兩岸貨品貿易市場開放項目外,也同時針對陸韓FTA協商內容交換意見。有人會問為何兩岸監督條例都還沒審查通過,政府卻還繼續推動貨貿協議?這樣合理嗎?事實上,貨貿協議關乎台灣產業競爭力,積極洽簽有其正當性及必要性,如此安排也符合台灣整體利益。這可以從下列4點來說明。 首先,貨貿協議的正當性來自ECFA。99年8月17日立法院審議通過「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其中,第3條第1款條文規定「雙方同意,在本協議第七條規定的『貨品貿易早期收穫』基礎上,不遲於本協議生效後六個月內就貨品貿易協議展開磋商,並儘速完成」。 因此,經濟部依據上述規定,在100年2月22日的ECFA經合會第1次例會中宣布啟動貨貿談判,自ECFA早收清單完成後,雙方經過前面9次的工作會議階層的協商,循序漸進、逐項討論,目前已進入第10次協商,距離上次已有半年之久。 其次,國際經濟局勢變化快速,世界各國均在加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據各方面透露出的消息,「跨太平洋貿易夥伴協定」(TPP)可能在今年夏天完成談判,我國目前也正
2015.03.31
國際貿易
more
2015.03.27
台灣的產業政策在哪裡 / 吳明機
台灣產業的發展,政府一直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像是從1991年實施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開始,重點獎勵資訊、通訊等十大新興工業,2000年轉以精密電子元件、精密機械設備等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為主,2010年以來推動知識經濟,並以產業創新條例重點支持六大新興產業、四大智慧型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等等,這些產業政策的選擇,都是順應國際發展趨勢,以及我國產業發展現況而推動的重大產業政策。 然而當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後,我國製造業成長動能減緩、服務業成長弱化,產業結構面臨發展瓶頸,加上面對全球化的經貿競爭浪潮、區域經濟的整合,若無法以國際化的思維、適時調整相關產業發展政策,則我國產業在全球上的發展必定受到限制。 有人認為當今台灣只有對外洽簽區域協定的開放政策,而缺乏引導國內脫胎換骨的產業政策。我們必須認清的事實是,產業政策一直存在,而產業升級與轉型非一朝一夕可轉變,也不是口號喊一喊就可以成功。過去挑選產業並透過租稅政策工具協助產業進行自動化升級、人才培訓、加強研發等等,都需要至少三至五年時間才能顯現其效果,政府的引導力量如果只靠每年少數的研發補助金額,實在難以雨露均霑帶動廣大的中小
2015.03.27
產業與科技
more
2015.03.25
用水正義 由徵收耗水費開始 / 楊偉甫
去年10月起全臺水情不佳,遭遇67年來最嚴重乾旱,為度過此難關,經濟部從去年11月27日開始,針對部分地區等實施第一解段夜間減壓供水,為不影響民生與工業用水,並採取停灌措施,目前已停灌面積超過4萬3千公頃,由於旱情持續惡化,2月26日起,對新北市林口及板新地區、桃園市、新竹縣市、苗栗縣、台中市、北彰化、台南市及高雄市等實施第二階段限水措施,目前民生大用水戶減供20%、工業用戶減供7.5%。過程中,農民犧牲了收成與大用水戶忍受限水,希望在不影響產業生產及民眾生活下,降低衝擊。 過去20年,經濟部積極推動節水工作,每人每日用水量從85年291公升降至目前268公升、馬桶與洗衣機等省水器材的市佔率也從96年68.5%及14.5%提升到86.8%及72.5%,工業用水回收率從92年的47.7%提升到目前69.8%、自來水漏水率也從92年北水處26.7%及台水23.78%降至目前的16.72%及18.4%。但台灣要邁向每人每日用水量低於240公升、工業用水回收率高於80%、全面使用省水器材、漏水率低於10%的節水型社會,政府需要有新做法。 目前經濟部已規劃新的水資源政策,透過清淤、水
2015.03.25
水資源
more
2015.03.24
突破兩岸經貿與區域整合困境的挑戰與契機 / 李淳
2014年底選舉結果改變了國內政治版圖,而2016亦有總統大選。很多人都擔心2015將是選舉考量重於一切的一年,因此兩岸與其他經貿自由化的工作,原地踏步已是最好的局面。 但是放眼未來一年,陸韓自貿協定(FTA)已完成草案,年底生效應很合理。美國歐巴馬政府若處理得當,也可能在2015下半年完成「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談判。東協十加六(RCEP)協定雖不被看好,卻也預計在2015年底完成談判。這二個旗艦型區域整合集團都可能從第2016下半年開始,接受第二梯次的報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原地踏步就等於向後倒退。 但要如何向前邁進?眾所週知,在國際政經現實下,台灣要加入這些經貿整合賽局,很難迴避「北京防線」。過去政府推動兩岸經貿正常化的目標之一,就是創造出條件能擺脫北京防線。不過兩岸經貿正常化本身具有政治與社會的風險與成本,而且自從太陽花學運後,社會感覺這個成本大於加入區域整合的利益。這個問題不解決,想快步追上各國腳步將很困難。也就是說,台灣內部必須重新檢視兩岸及區域經濟整合的意義與影響,並重新尋找新的可行路線。其中二個可能的關鍵,一是加速完成加入TPP的準備,一是重建
2015.03.24
國際貿易
more
2015.03.17
SOP 的價值與迷思 / 阮劍安
最近有三個字SOP常在新聞上被提及,這三個字從管理上常被封為圭臬,在某些層次上,經過動態的長時間修正優化後,有機會成為Best Practice(最佳實務作業)。 實務上,在確保品質的本身,往往希望藉由SOP保持品質的穩定度,同時間,從時效的角度上,正確完成最關鍵的作業順序、不要紛亂,不論服務業或製造業都需要將大量的作業SOP化,一旦SOP化之後,所謂的「S&P」就建立,即標準 (Standard)、程序(Procedure)。 往往有個迷思,SOP極致化之後,執行者本身的價值為何?如果學習鋼琴演奏可以SOP,那每個人可以成為郎朗嗎?如果金融投資可以有SOP,那每個人可以成為巴菲特嗎?如果每個企業經營的策略規劃可以有SOP,那可以成為如蘋果公司一樣偉大嗎? 如果以上答案都不是,那麼SOP存在的意義、以及被奉為管理圭臬的意義又是什麼?這就好像人資實務中的360度行為評估一樣,有其適用的範疇及效能限制。 個人認為, 1. SOP可降低作業錯誤率,但不保證作業時效會加快。 2. SOP可降低因不同執行者的差異而造成的品質變動。 3
2015.03.17
商業
more
2015.03.14
「能源新願」已是現在進行式/林全能
發生福島核災至今已屆4年,關心核能議題的民眾再度走上街頭,提出「能源新願」等訴求。然而回顧過去這4年來,政府對核能安全的用心與努力實已凌駕世界許多國家之上,讓核能的使用安全沒有妥協與模糊的空間。此外,遊行民眾提出的「能源新願」要求,政府在歷經103年啟動之全國能源會議及廣邀民眾共同獻策後,再度重申綠能與積極節能是政府持續推動不懈怠的政策主軸之一。 回顧本次全國能源會議,就是在回應103年「核四安檢後封存,未來商轉與否交由公投決定」後的能源新情勢,我們以「未來電力哪裡來?」為主題,藉由公開、透明、多元參與的會議平台,傾聽各界對電力供給面、需求面、環境面的聲音。在歷經4個多月的理性討論後,雖有部分議題仍無法形成共識,但獲得158項共同意見,凝聚許多對臺灣未來電力發展的共識,包括此次遊行民眾訴求的能源新願方向。 針對環團所關心的節能政策,全國能源會議已達成60項共同意見,將在現有節能基礎下,透過技術研發、示範運用、獎勵補助、產業發展、查核輔導,教育宣導、強制性規範與標準等七大策略,持續推動工業、住宅、服務業、運輸與農業部門節能措施等,並在考量兼顧經濟發展、技術可行、社會可接受、符
2015.03.14
能源
more
2015.03.14
履行世代正義 妥善處理核廢料 / 李肖宗
自從民國67年核能一廠啟用運轉以來,核能發電在台灣已歷經36年有餘,連同在醫療、科研、工業、農業等其他核能和平利用領域所產生的放射性廢料,這些廢料已累積有相當可觀的數量。不管國人贊不贊成繼續發展核能發電,應正視已產生的核廢料必須迫切與妥善處理的事實,而不能把這個難題留給後代子孫去解決。 美國在2009年時,歐巴馬政府終止了內華達州Yucca Mountain用過核燃料最終處置計畫,之後能源部成立了藍帶委員會 (BRC on America’s Nuclear Future),就美國用過核燃料的管理政策提出檢討;能源部隨後接受了BRC的報告,於2013年1月發布「用過核燃料暨高放射性廢棄物管理與處置策略」。BRC的報告有8項建言,頭兩項就是「以一個新的、同意為基礎的步驟(consent-based approach)來進行最終處置場的選址工作」及「成立一個新的核廢料專責機構並給予足夠的授權與資源以期成功履行其任務」。
2015.03.14
能源
more
最前頁
31
32
最末頁
前往第
頁 / 共32頁
2016.06.29
廢棄資源物能源化,綠能發展新趨勢/吳明機
廢棄物處理一直是刻不容緩的問題,經濟部自91年訂定發布「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迄今已近15個年頭,在產業界與經濟部工業局的共同努力下,工業廢棄物的回收率 已由56.0%大幅提升至83%。然而,在全球能源供應吃緊的當下,如何持續抬升工業廢棄物回收率,同時創造綠色能源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則為當下各界需共同面對的關鍵課題。 廢棄物 轉換為可用能源 由於國內傳統鍋爐,多以粉(煙)煤、重
2016.06.29
2016.06.28
搭捷運,看四種人/汪勝龍
從住家士林到新店公司,偶爾開車,最常搭捷運。雖然通勤時間多了點,但收獲也多了些。看人、看心,從人們臉上不同的表情、做著不同的事情,體驗人的溫度,推想人們的職業和身份。2015年台北捷運旅客人次超過7.1億次,如果有機會,把求職者放到上班時間的捷運車廂裡,這是一場非常有趣的面試。 第一種類型的旅客「占住門邊」。不等其他旅客還沒下車,就急著從月台縫隙衝上車廂,搶先別人找座位;即便人潮多,始終占住門邊,不管別人上車或下車是否困難,一直占著門邊,到自己下車為止。 職場上,有一種人經常抱怨,只關注自己有沒有吃虧?有沒有被公平對待?只在乎自己的工作條件是否比別人好?從不在乎資源在他身上是否發揮到最大?若是主管觀察力不夠,可能真的讓這類型的人獲得較好的工作條件,其他同事看在眼裡,或怨在心裡,或敬而遠之,成為發揮團隊力的阻礙! 第二種類型的旅客「隨遇而安」。上車時,不是跟著前面的人走,就是被後面的人推著走;當前面的人停下來,後面的人也不往前擠了,他也就停下來。即使繞過眼前一個人就有空位,他們也沒有動機這樣做,寧願和大家一樣擠在擁擠的門口,直到下車為止。 職場上,有一種人
2016.06.28
2016.06.21
我國離岸風力發電產業之建構/胡耀祖
全球離岸風電市場,主要集中於歐洲,領導國家包括英國、德國、丹麥等。其中,英國已進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由政府先完成政策環評,避開生態敏感區、航道、漁場、軍事管制區等,調查並劃分出合適開發區域,再供業者投入,以降低開發風險,並吸引外商投資設廠;此外,也在2014年起逐步實施差價合約 (Contract for Difference, CfD) 制度,依技術本身特性與成本簽訂躉購價格,通常均為20年以上合約,透過此種長期合約提供低碳能源較穩定可期的投資環境,售電價格不隨市場供需變動,有利於刺激低碳電力的投資。 至於德國政府,推動上相對更為穩健,先建立海上觀測研究平台與示範風場,評估對生態影響並驗證產業相關技術,逐步建立相關法律規範及施工技術後,再進行大規模設置。丹麥則由丹麥能源局作為風電申設單一窗口,協助該國業者投入,建立完整產業鏈,並朝全球市場布局。此外,美國已有超過三十個州為減少對石化燃料的依賴,要求一定比例的再生能源,而風力發電因技術逐漸成熟,且較過去更為經濟,確立其為未來美國能源整體規劃中,重要的組成部份。 反觀我國,台灣海峽為全球風況最佳區域,具備極佳風電發
2016.06.21
2016.06.14
我們國家應該強調精密工業的發展/李家同
國人都希望能夠發展經濟,我們應該知道經濟不能完全靠刺激的,因為刺激經濟也許可以有短暫的效果,但是常常有後遺症。當年美國就努力地促進房地產業的發展,結果是造成了2008年的金融風暴。所以我們所應該做的其實是提高國家的競爭力,使我們的工業產品都是很高級的產品,也只有這個辦法才能夠使我們國家的經濟變好。 我們常常認為自己是一個小國,市場不大,也許我們應該看看瑞士,瑞士只有幾百萬人,但是他們的產品行銷到全世界,而且也都非常昂貴。我曾經看過一架瑞士製的工具機,性能非常特別,因此價格也高到三千萬台幣。瑞士也有世界上最有名的藥廠。我們很少聽到有關瑞士經濟的新聞,因為瑞士的經濟是相當穩定的,瑞士法郎也是一個強勢貨幣。 我再舉一個例子,紡織界都會用到一種針織機,針織機當然都是要用到針的。很少人知道全世界的針織機裡面所用到的針都來自一家德國的公司,他們的針最大的優點就是絕對地穩定,時間長了,這些針都沒有問題。 我們永遠不要以為小國市場小就搞不出所以然來,就以工具機所要用的刀具而言,瑞典就有世界上相當大的刀具公司,他們的刀具價格都是相當高的。也不要忘記,瑞典是一個小國家。瑞典在
2016.06.14
2016.06.07
煉鋼爐碴何去何從?/黃偉慶
「煉鋼爐碴」是在煉鋼過程中,所生成的副產物,包括一貫作業煉鋼廠所產出的「轉爐碴」與電弧爐煉鋼所生產的「電弧爐碴」。其中,電弧爐碴又因煉鋼階段不同而分為氧化碴及還 原碴。國際上多將爐碴視為煉鋼產業的副產品,資源化比例高,然而,國內仍將電弧爐碴列為事業廢棄物,資源化推動過程相對困難。 資源化是國際趨勢 工業先進國家煉鋼爐碴的資源化起步甚早,且用途範圍相當廣,以工程材料使用為大宗,例如:道路工程基底層粒料、瀝青混凝土粒料、地基改良及營造工事等為主;此外,原料類用途則包括水泥原料與土壤改良原料,以及廠內回收再利用等使用方式。目前先進國家用於掩埋的爐碴數量已低於10%,且因爐碴產量達到一定規模,多已發展為成熟的產業,並組成協會來加強資源化的交流與合作,共同解決資源化過程衍生的問題,如日本、美國、德國、澳洲等國家及歐洲地區都組成爐碴協會,以有效推動爐碴資源化的工作。 國內使用的困境 近年來,國人環保意識抬頭,對於「廢棄物」再利用的接受程度不高,儘管國際上工業先進國家的煉鋼爐碴資源化已發展成熟,但在國內推動相關工程的應用並不順利,加上廠商不當使用或誤用的案例
2016.06.07
2016.05.31
國土計畫法帶來的新經濟模式/ 江瑞祥
國土計畫法:新秩序的誕生 國土計畫法於2016年1月6日公告實施,未來國土計畫將成為國土利用的最上位指導原則,各縣市也要依照自身願景提出縣市國土計畫。這是台灣國家發展與土地政策的一大里程碑,也是逾二十年辛苦奮鬥所獲得的果實,更代表台灣進入以百年宏觀視野思考國家空間發展的新時代。 國土計畫法通過後最大的改變,是整個台灣國土將透過全面性的檢討,包括全國人口、糧食需求、發展建設等,由政府統籌全國土地劃設四種功能區:如產業經濟平衡發展的「城鄉發展地區」;以農業與自然資源運用優先的「農業發展地區」、因生態與防災需求而必須加以保護的「國土保育地區」,以及環繞我國周邊的「海洋資源地區」。透過這種明確的空間定位,國土將建立嶄新的秩序,也將改變台灣的經濟發展模式。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的平衡點 「發展經濟=扼殺環保」的失衡觀點,使得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之間的抗爭,幾乎在每個開發計畫中都會上演。其所以存在這種經濟、環境一刀切的二分法,一方面是評估程序上的結構性問題,但更重要者是缺乏上位的指導計畫。簡言之,每個地區應該是發展優先?還是保育優先?定位並不清楚。因此,各種
2016.05.31
2016.05.24
統計告訴我們,現在比金融海嘯慘嗎? / 于國欽
近期我們出口、訂單下滑的月數先後超過金融海嘯時期,而景氣藍燈的月數同樣也刷新金融海嘯的紀錄,於是我們在報紙、網路經常會看到「出口連十五黑,比金融海嘯慘」、「訂單連十三黑,比金融海嘯慘」,「景氣連十藍,比金融海嘯慘」,這些陳述看似有理,但顯然並不正確。 沒錯,外銷訂單連續十三個月下滑,已超越金融海嘯的連續十二個月,但是金融海嘯期間平 均衰退幅度高達19.2%,近期下滑月數雖長,平均跌幅僅7.1%,兩者相去甚遠。 再看被形容成比金融海嘯更慘的出口,金融海嘯期間連跌十四個月的平均跌幅24.6%,也是目前這一波平均跌幅11.6%的兩倍,這說明跌的「長」未必就比較「慘」,僅憑跌的期間長短來判斷經濟情勢,是不夠嚴謹的。 至於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亮了十個月,確實也已超過金融海嘯連續九個月,但景氣燈號係由股市、出口、就業等九項指標所決定,這九項指標綜合而成的分數只要落在9~16分之間都是藍燈,金融海嘯期間九顆藍燈平均分數10.6分,而近期十顆平均14.7分,哪段時期比較「慘」,不言可喻。 凡經歷過七年前金融海嘯者都明白,那時全球風聲鶴唳,出口劇降、生產停
2016.05.24
2016.05.19
人才是資本?還是成本?/蘇宏文
今年4月國內出口成長率已是繼去年2月以來,連續15個月衰退負成長,超越了2009年金融海嘯連續14個月出口負成長的歷史紀錄。此一經濟欲振乏力的情形,也影響到了企業的用人招募需求。 觀察自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為止,國內中高階獵才市場確實感受到企業用人的謹慎與遲緩。尤其對於可能錄用人才的薪酬商議,更顯保守,錙銖計較起來,有些甚至提出了不符或低於人才市場價值的薪酬水準,可想而知,企業仍難以禮聘到真正的高手。 現今,中國大陸一線城市的企業,對於中高階主管薪酬的給付能力早已超越台灣。不要說是白領工作者,即便是根據大陸分類資訊網站「58同城」的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大陸藍領工作者的薪酬正以每年8%速度成長,2015年月平均收入破4,5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2,500元),幾乎快要超越台灣了。 上述情景,不免讓人思索國內企業對於人才的看法究竟為何?企業平日談論人力資源時,總是將「人才是企業資本」或「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朗朗上口,但一旦遇有營收獲利不佳的情形時,卻又吝於大方延攬高手,回到了短期目標利益的衡酌,無法趁此時機,為提升企業中長期競爭力,厚植人才實力。此際,企
2016.05.19
2015.04.10
打造MIT王國 貨貿協議不能缺席 / 楊書菲
1980年代之後,台灣的投資環境開始發生急劇的變化,台灣廠商面臨勞動力不足、工資迅速上升,及新台幣大幅升值等問題,造成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出口日益困難,許多廠商遂將生產基地外移海外以為因應。當時生產外移的台商,許多目前在台灣已沒有生產據點,成為無根台商。不過,還有另一群廠商選擇透過升級、轉型來強化產品的競爭力與差異性,堅持留在台灣進行生產製造,為台灣經濟做貢獻。 三十多年過去,在政府及廠商技術與創新的努力之下,台灣製造,有口皆碑,如去年世界盃足球賽的球隊球衣,有許多就是採用台灣的機能性環保布料所裁製而成的。不過,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國家的出口擴張,MIT產品雖有卓越的品質,但在價格競爭下,國內經營備受挑戰。另一方面,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快速推動下,許多屬於傳統製造業的MIT產品,因面對較高的關稅障礙,出口也面臨極大威脅,因此,MIT企業可說是腹背受敵。 為了協助企業可以持續在台灣深耕,而非再走外移的老路,政府對內加強產業及企業輔導,協助企業進一步提升技術與品質,並強化設計與美感,以增加企業及產品的競爭力;對外則積極推動兩岸ECFA貨品貿易協議之洽簽及參與TPP與R
2015.04.10
2015.04.07
台灣因應一帶一路之戰略 / 譚瑾瑜
中國大陸於3月28日公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正式發布一帶一路路線圖。中國大陸一帶一路想法倘若實踐,全球海權時代將轉為新陸權時代,全球經貿活動隨之轉變,台灣應當提早因應並掌握先機。 一帶一路策略在2013年便已提出,希望透過絲綢之路經濟帶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貫穿亞歐非大陸,建構連結東亞經濟圈及歐洲經濟圈的新陸權時代。就亞洲而言,長期以太平洋為主的環太平洋的亞太地區海權思維,將會轉為以歐亞大陸為主體的新陸權時代。 一帶一路策略之所以成功機率很高,主要在於此一戰略是一個互利共榮的策略。《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最重要的精神在於合作,強調共商共建共享,將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部分加強合作,媒合連結歐亞非大陸所需的資源與需求,達成推進沿線國家發展的目標。 其中最引起大家興趣的在於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希望藉由亞歐非洲相鄰國家共同推進國際骨幹通道建設,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路,而能源基礎建設及跨境光纜等通信幹線網路建設,也是當前全球經貿
2015.04.07
2015.04.01
新電價公式及調整機制之政策意涵 / 林全能
我國能源進口依存度將近98%,過去面對國際燃料價格長期偏高趨勢時,台電公司身為公用電業,必須擔負全國供電義務,持續投資電力建設,以確保供電品質,但過低的電價也對台電公司的成本及經營造成相當沉重負擔。因此倘若電價無法合理反映成本變化趨勢,將使電業經營不善,進而影響國內供電穩定,造成產業及民生重大影響。 「電價費率計算公式」自立法院於民國 49 年核定後,雖曾於58 年將合理投資報酬率修訂為9.5%~12%,69 年再將費率基礎中之營運資金改訂為90 億元,但因僅有基本公式而無調價機制,以致過去電價調整時常衍生許多不必要的爭議。 今年1月20日立法院通過新電價公式,並決議每年電價分上半年於4月1日調整,下半年於10月1日調整,為我國的電價調整機制建立起制度化、透明化及市場化的里程碑。同時,為確立專業的電價審查制度,政府也邀集包括消費者團體等產官學代表成立「電價費率審議會」,就台電公司電價費率調整方案進行審議,希望電價審議能回歸市場機制,達成使用者付費、照顧民生需求,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節能減碳等目標。 為讓電價調整在新的電價公式下永續進行,電價檢討將在「資訊充分揭露」、「帳
2015.04.01
2015.03.31
無形卻讓人有感的競爭力 - 服務 / 吳師豪
本月初,筆者因公務赴日本拜訪學術單位與公民營智庫法人,進行國際交流,順便參觀JAPAN SHOP 2015 (日本商店大展)與FOODEX JAPAN 2015 (日本國際食品展)兩個大展。在展場內,遇到許多台灣連鎖業經營者,其中有1位年輕企業家問我,台灣向日本學習幾十年了,從製造業學到服務業,為什麼到現在還是絡繹不絕的來取經?引發淺見如下: 服務是一種經營哲學 美國Stew Leonard超市在其入口處附近放了一塊大石頭,上面寫著公司服務理念信條有二:第一條「顧客永遠是對的」,第二條「顧客如果不對的話,請看第一條」;筆者多年前參訪日本東京三越百貨公司時,該店總經理指出,其獲得百貨業滿意度第一名的服務理念是:「顧客不一定是對的,但我們是服務業,不需要與顧客爭執誰對誰錯,只要能讓顧客高高興興的掏錢買東西就好了。」這兩家公司的經營哲學雖然不同,但都被譽為最卓越的企業之一。近年來,有些企業主張「顧客第一,員工第二」,有些企業主張「員工第一,顧客第二」,筆者認為:顧客與員工兩者並非互斥,經營者應將兩者都放在第一位。 服務是一種內化的工作態度 兩年前筆者到
2015.03.31
2015.03.31
持續推動貨貿談判並作好溝通工作 / 卓士昭
貨品貿易工作小組第10次工作會議今天於北京展開,預計將進行3天。雙方除了將繼續討論兩岸貨品貿易市場開放項目外,也同時針對陸韓FTA協商內容交換意見。有人會問為何兩岸監督條例都還沒審查通過,政府卻還繼續推動貨貿協議?這樣合理嗎?事實上,貨貿協議關乎台灣產業競爭力,積極洽簽有其正當性及必要性,如此安排也符合台灣整體利益。這可以從下列4點來說明。 首先,貨貿協議的正當性來自ECFA。99年8月17日立法院審議通過「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其中,第3條第1款條文規定「雙方同意,在本協議第七條規定的『貨品貿易早期收穫』基礎上,不遲於本協議生效後六個月內就貨品貿易協議展開磋商,並儘速完成」。 因此,經濟部依據上述規定,在100年2月22日的ECFA經合會第1次例會中宣布啟動貨貿談判,自ECFA早收清單完成後,雙方經過前面9次的工作會議階層的協商,循序漸進、逐項討論,目前已進入第10次協商,距離上次已有半年之久。 其次,國際經濟局勢變化快速,世界各國均在加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據各方面透露出的消息,「跨太平洋貿易夥伴協定」(TPP)可能在今年夏天完成談判,我國目前也正
2015.03.31
2015.03.27
台灣的產業政策在哪裡 / 吳明機
台灣產業的發展,政府一直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像是從1991年實施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開始,重點獎勵資訊、通訊等十大新興工業,2000年轉以精密電子元件、精密機械設備等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為主,2010年以來推動知識經濟,並以產業創新條例重點支持六大新興產業、四大智慧型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等等,這些產業政策的選擇,都是順應國際發展趨勢,以及我國產業發展現況而推動的重大產業政策。 然而當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後,我國製造業成長動能減緩、服務業成長弱化,產業結構面臨發展瓶頸,加上面對全球化的經貿競爭浪潮、區域經濟的整合,若無法以國際化的思維、適時調整相關產業發展政策,則我國產業在全球上的發展必定受到限制。 有人認為當今台灣只有對外洽簽區域協定的開放政策,而缺乏引導國內脫胎換骨的產業政策。我們必須認清的事實是,產業政策一直存在,而產業升級與轉型非一朝一夕可轉變,也不是口號喊一喊就可以成功。過去挑選產業並透過租稅政策工具協助產業進行自動化升級、人才培訓、加強研發等等,都需要至少三至五年時間才能顯現其效果,政府的引導力量如果只靠每年少數的研發補助金額,實在難以雨露均霑帶動廣大的中小
2015.03.27
2015.03.25
用水正義 由徵收耗水費開始 / 楊偉甫
去年10月起全臺水情不佳,遭遇67年來最嚴重乾旱,為度過此難關,經濟部從去年11月27日開始,針對部分地區等實施第一解段夜間減壓供水,為不影響民生與工業用水,並採取停灌措施,目前已停灌面積超過4萬3千公頃,由於旱情持續惡化,2月26日起,對新北市林口及板新地區、桃園市、新竹縣市、苗栗縣、台中市、北彰化、台南市及高雄市等實施第二階段限水措施,目前民生大用水戶減供20%、工業用戶減供7.5%。過程中,農民犧牲了收成與大用水戶忍受限水,希望在不影響產業生產及民眾生活下,降低衝擊。 過去20年,經濟部積極推動節水工作,每人每日用水量從85年291公升降至目前268公升、馬桶與洗衣機等省水器材的市佔率也從96年68.5%及14.5%提升到86.8%及72.5%,工業用水回收率從92年的47.7%提升到目前69.8%、自來水漏水率也從92年北水處26.7%及台水23.78%降至目前的16.72%及18.4%。但台灣要邁向每人每日用水量低於240公升、工業用水回收率高於80%、全面使用省水器材、漏水率低於10%的節水型社會,政府需要有新做法。 目前經濟部已規劃新的水資源政策,透過清淤、水
2015.03.25
2015.03.24
突破兩岸經貿與區域整合困境的挑戰與契機 / 李淳
2014年底選舉結果改變了國內政治版圖,而2016亦有總統大選。很多人都擔心2015將是選舉考量重於一切的一年,因此兩岸與其他經貿自由化的工作,原地踏步已是最好的局面。 但是放眼未來一年,陸韓自貿協定(FTA)已完成草案,年底生效應很合理。美國歐巴馬政府若處理得當,也可能在2015下半年完成「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談判。東協十加六(RCEP)協定雖不被看好,卻也預計在2015年底完成談判。這二個旗艦型區域整合集團都可能從第2016下半年開始,接受第二梯次的報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原地踏步就等於向後倒退。 但要如何向前邁進?眾所週知,在國際政經現實下,台灣要加入這些經貿整合賽局,很難迴避「北京防線」。過去政府推動兩岸經貿正常化的目標之一,就是創造出條件能擺脫北京防線。不過兩岸經貿正常化本身具有政治與社會的風險與成本,而且自從太陽花學運後,社會感覺這個成本大於加入區域整合的利益。這個問題不解決,想快步追上各國腳步將很困難。也就是說,台灣內部必須重新檢視兩岸及區域經濟整合的意義與影響,並重新尋找新的可行路線。其中二個可能的關鍵,一是加速完成加入TPP的準備,一是重建
2015.03.24
2015.03.17
SOP 的價值與迷思 / 阮劍安
最近有三個字SOP常在新聞上被提及,這三個字從管理上常被封為圭臬,在某些層次上,經過動態的長時間修正優化後,有機會成為Best Practice(最佳實務作業)。 實務上,在確保品質的本身,往往希望藉由SOP保持品質的穩定度,同時間,從時效的角度上,正確完成最關鍵的作業順序、不要紛亂,不論服務業或製造業都需要將大量的作業SOP化,一旦SOP化之後,所謂的「S&P」就建立,即標準 (Standard)、程序(Procedure)。 往往有個迷思,SOP極致化之後,執行者本身的價值為何?如果學習鋼琴演奏可以SOP,那每個人可以成為郎朗嗎?如果金融投資可以有SOP,那每個人可以成為巴菲特嗎?如果每個企業經營的策略規劃可以有SOP,那可以成為如蘋果公司一樣偉大嗎? 如果以上答案都不是,那麼SOP存在的意義、以及被奉為管理圭臬的意義又是什麼?這就好像人資實務中的360度行為評估一樣,有其適用的範疇及效能限制。 個人認為, 1. SOP可降低作業錯誤率,但不保證作業時效會加快。 2. SOP可降低因不同執行者的差異而造成的品質變動。 3
2015.03.17
2015.03.14
「能源新願」已是現在進行式/林全能
發生福島核災至今已屆4年,關心核能議題的民眾再度走上街頭,提出「能源新願」等訴求。然而回顧過去這4年來,政府對核能安全的用心與努力實已凌駕世界許多國家之上,讓核能的使用安全沒有妥協與模糊的空間。此外,遊行民眾提出的「能源新願」要求,政府在歷經103年啟動之全國能源會議及廣邀民眾共同獻策後,再度重申綠能與積極節能是政府持續推動不懈怠的政策主軸之一。 回顧本次全國能源會議,就是在回應103年「核四安檢後封存,未來商轉與否交由公投決定」後的能源新情勢,我們以「未來電力哪裡來?」為主題,藉由公開、透明、多元參與的會議平台,傾聽各界對電力供給面、需求面、環境面的聲音。在歷經4個多月的理性討論後,雖有部分議題仍無法形成共識,但獲得158項共同意見,凝聚許多對臺灣未來電力發展的共識,包括此次遊行民眾訴求的能源新願方向。 針對環團所關心的節能政策,全國能源會議已達成60項共同意見,將在現有節能基礎下,透過技術研發、示範運用、獎勵補助、產業發展、查核輔導,教育宣導、強制性規範與標準等七大策略,持續推動工業、住宅、服務業、運輸與農業部門節能措施等,並在考量兼顧經濟發展、技術可行、社會可接受、符
2015.03.14
2015.03.14
履行世代正義 妥善處理核廢料 / 李肖宗
自從民國67年核能一廠啟用運轉以來,核能發電在台灣已歷經36年有餘,連同在醫療、科研、工業、農業等其他核能和平利用領域所產生的放射性廢料,這些廢料已累積有相當可觀的數量。不管國人贊不贊成繼續發展核能發電,應正視已產生的核廢料必須迫切與妥善處理的事實,而不能把這個難題留給後代子孫去解決。 美國在2009年時,歐巴馬政府終止了內華達州Yucca Mountain用過核燃料最終處置計畫,之後能源部成立了藍帶委員會 (BRC on America’s Nuclear Future),就美國用過核燃料的管理政策提出檢討;能源部隨後接受了BRC的報告,於2013年1月發布「用過核燃料暨高放射性廢棄物管理與處置策略」。BRC的報告有8項建言,頭兩項就是「以一個新的、同意為基礎的步驟(consent-based approach)來進行最終處置場的選址工作」及「成立一個新的核廢料專責機構並給予足夠的授權與資源以期成功履行其任務」。
201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