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22.03.15

2022年美國貿易政策議程重點分析/譚瑾瑜

今年3月美國提出2022年美國貿易政策議程,依序分就推動以勞工為核心的貿易政策、重新調整美中貿易關係、強化與主要貿易夥伴及多邊關係、確切執法以提高對貿易政策的信心,以及促進公平、包容及持久的貿易政策及擴大盟友參與等面向,建構公平競爭、以勞工為核心的貿易政策。

2022.03.15
2022.02.22

NFT 的趨勢與挑戰/詹文男

近來NFT(Non-Fungible Token)新聞不斷,周杰倫一萬隻價值約2.8萬元新台幣的「Phanta Bear」(幻想熊)只花了40分鐘就完售,短短7天更在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總榜登上全球第一名;另一位藝人陳零九發行「YOLO Cat Club」NFT,也一度衝上OpenSea全球百名榜內。更有霹靂布袋戲、鹽酥雞、雞肉飯等各式各樣的NFT推出,讓人眼花撩亂。到底什麼是NFT,未來會如何發展,各界都很關心!

2022.02.22
2022.02.15

工程師應有深厚的學問/李家同

我們常常聽說美國在科技上最特別之處是有創造力,很多新發明都源自於美國。我們應該知道美國在科技上之所以領先,乃是因為他們有相當多非常有學問的工程師,我認為大家不太重視這一點。

2022.02.15
2022.01.18

加入印太經濟架構 取得供應鏈商機/譚瑾瑜

2021年10月底拜登總統出席東亞峰會宣布,美國將與合作夥伴打造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將其視為美國推動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地區(A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的重要作為。除了將拜訪東協之外,白宮也提出印太經濟架構將包括貿易便捷化、數位經濟標準、科技、供應鏈韌性、減碳與潔淨能源、基礎建設、勞工標準及其他領域等內容,報載將在今年2月開始啟動。

2022.01.18
2021.12.21

增加民眾幸福感的策略/王健全

根據未來4年每年GDP成長2.5%的假設,國家發展委員會於去年(2020)推估2024年蔡英文總統卸任前,台灣的人均所得可達3萬美元。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到了今年,台灣因為新台幣升值的結果,人均所得已真正突破3萬美元所得。不過,一般民眾卻對3萬美元的人均所得感受不強,原因有以下幾個。

2021.12.21
2021.12.14

加入CPTPP的關鍵意義與內外挑戰 / 李淳

正式申請加入CPTPP,是臺灣繼20餘年前申請加入世貿組織(WTO)後最大的一次經貿自由化與改革試煉。若能過關,可一舉突破在區域整合進展邊緣化的困境。觀察目前情勢,是外部情勢大好,內部隱憂不少,還要再努力。

2021.12.14
2021.11.23

運用多元數位科技掌握ESG契機/詹文男

在全球氣候變遷、永續資源、人權、公平與包容,以及稅收與經濟貢獻等議題的影響下,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 Governance; ESG)成為備受產業重視的議題。企業在ESG的相關指標與行動,逐漸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及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消費者傾向選擇ESG表現良好企業的產品與服務,表達其支持環境永續發展的理念與態度;投資人也會選擇ESG表現佳的企業進行投資,因為研究發現,具備一定ESG水準的企業,可大幅提高其價值與財務表現,卻不一定會提高成本。

2021.11.16

從蝦皮發展實體店面 談台灣電商創新/陳宏欣

近來台灣電商營收龍頭之一的蝦皮,開始大幅度創建實體店面,目前主要鎖定在北台灣的雙北及桃園地區,根據統計至十月門市已達109家店面(8月份約20家店面)。蝦皮主要針對店到店取貨推出免運費服務,這樣的趨勢顯現台灣電商已進入更創新的「近場(near field)電商」模式,也開始呈現快商務(quick commerce)的營運模式整合。我們可以進一步從幾項發展趨勢來分析。

2021.11.16
前往第 頁 / 共46頁
2020.11.03

網路電商時代 樂見公部門組織調整/陳宏欣

作者:陳宏欣/TeSA台灣電子商務暨創業聯誼會共同創辦人 ▲近日看到行政院積極推動組織改造,2014年成立的科技部將回復設立國科會,未來科技部執掌將由國科會和預計成立的「數位發展部」分擔、 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將改制為通訊傳播監理委員會。筆者以在實體中小企業及教學輔導多年的經驗,樂見政府部門這樣積極主動的調整業務職掌部門。

2020.11.03
2020.10.27

不該將公司分成科技公司和工業公司/李家同

作者: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我一直注意到西方媒體喜歡用「科技公司」這個名詞,我也注意到科技公司僅僅是指美國矽谷的那些公司。最近有一些華爾街的投資者開始注意矽谷以外的公司,巴菲特也大量投資在日本的五大商社。西方媒體因此提出一個名詞,叫做「工業公司」,當然他們也稍微解釋一下何謂工業公司,他們提出一個例子,那就是製造汽車的公司。

2020.10.27
2020.10.13

台灣跨境電商 也該有軟體思維/陳宏欣

作者:陳宏欣/TeSA台灣電子商務暨創業聯誼會共同創辦人 ▲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電商成為一枝獨秀的模式。例如,台灣最大的兩大電商龍頭:momo 富邦媒(旗下主要電商通路為momo 購物網) ,2019年全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 518.3 億、2020年1至8月累積合併營收達約新台幣415.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0.4%。而PCHome,2019年全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388.8億,2020年累計1至8月合併營收為282.8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6%。

2020.10.13
2020.09.29

跨文化溝通 海外台商亟待克服的關卡/曾光華

作者:曾光華/中正大學企管系暨行銷管理研究所教授、美國密蘇里大學行銷學博士 ▲前一陣子,某家已決定到馬來西亞投資的企業請我上課8小時,要求是「讓主管與幹部多瞭解大馬社會」。無獨有偶,幾週以後被邀請到某商業團體演講「馬來西亞的多元面貌」;被問到為何來聽演講,一位對東協市場感興趣的業者回答:「和在地人士無法交流交心,是我們巨大的障礙。」

2020.09.29
2020.09.22

醫療結合設計 智慧防疫病房展現台灣創新能量/張基義

作者:張基義/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 ▲COVID-19疫情全球爆發,各國醫療資源無不面臨短缺或緊縮危機。台灣除了「口罩國家隊」,為解決病房不敷使用此一全球防疫痛點,導入設計思維也能有創新的可能。因此,經濟部與衛福部合作,由台灣設計研究院策劃,透過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小智研發等業者組成跨領域團隊,打造出智慧防疫病房「MAC Ward」,將醫療、製造與設計做整合,堪稱台灣另一個國家隊的展現。

2020.09.22
2020.09.15

優化經貿環境 掌握國際變局/譚瑾瑜

作者:譚瑾瑜/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九所所長 ▲ 9月15日華為禁令正式啟動,全球半導體產業正式面臨美中科技戰開打後、無法供貨華為的現象,相關短單效應所產生的出口佳績,將要因應華為市占率轉向及疫情後全球需求減緩的挑戰。後續如何做好全面優化經貿環境的佈署以因應國際變局,乃臺灣當前重要議題。

2020.09.15
2020.09.08

有效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王健全

作者: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蔡英文總統在520就職演說中針對經濟議題的內容著墨不少,尤其是在產業發展策略上,希望我們抓住時機,在5+2產業創新的既有基礎上,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讓臺灣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

2020.08.25

企業因應變局三錦囊/詹文男

作者:詹文男/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世界知名顧問公司BCG發佈報告指出,COVID-19疫情衝擊國際貿易,預計今年全球貿易量將下降20%,且到2023年都無法恢復2019年時18兆美元的水準。全球各國政府正在疫情控制與經濟復甦之間擺盪,如何妥善因應以迎接嚴酷的挑戰,在在考驗企業的智慧!

2020.07.28

談我國半導體工業的策略/李家同

作者: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最近中國對半導體工業的各種技術做了整理,也做了半導體產業鏈全景圖。這個全景圖列出21個項目,例如晶圓、光刻膠、光研磨板、特殊氣體、引線縫合機等等,每個項目中也列出了各國表現傑出的廠商。

2020.07.28
2020.07.14

掌握國際生產變化 因應挑戰與契機/譚瑾瑜

作者:譚瑾瑜/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九所所長 ▲ 疫情蔓延至美國仍無止歇跡象的此時,川普總統於7月10日表示不考慮美中第二階段經貿協議,一反今年剛洽簽第一階段美中經貿協議表示希望儘快啟動第二階段經貿協議談判的態度。美中歧見仍在,跨國企業及各國如何因應時局,掌握正在變化中的國際生產移轉,實是2020年下半年經貿政策重點。

2020.07.14
2020.07.07

2020新一代設計展線上化 數位轉型全新契機/張基義

作者:張基義/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 ▲台灣設計學子的年度盛事「新一代設計展」,自2004年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接手執行以來,不斷將展覽往品牌化、專業化與國際化的方向推進,現在已是全球最具規模的設計科系學生主題聯展,橫跨產品、平面、包裝、視傳、空間、時尚、多媒體及工藝設計等多元領域,是台灣學生展現設計創意的重要平台。

前往第 頁 / 共34頁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